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天津打造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08  
2014年以来,天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建设联建联防联治,持续推动绿色生态屏障
 2014年以来,天津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协同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建设联建联防联治,持续推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湿地保护修复、海岸线生态建设和修复等重点工作,打造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打造双城绿色生态屏障

2017年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加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森林屏障的战略决策,将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区打造成为环首都东南部生态屏障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5月,天津划定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区,将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要求及规划管控相关工作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进行规定。2019年10月,《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获得批复。

按照规划,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区南北向约50公里、东西向约15公里,面积约为天津中心城区2倍。屏障区北连天津七里海、大黄堡生态湿地保护区、盘山和于桥水库生态保护区,与北京通州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接;南接北大港和团泊生态湿地保护区,与雄安新区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相连,融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体系。

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坚持三级管控融合发展,以一级管控区为绿色发展基底,以二、三级管控区为建设发展的服务保障平台。规划到2021年,屏障区内蓝绿空间达到65%,一级管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到2035年,蓝绿空间达到70%,一级管控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

6年来,天津坚持“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田则田”策略,全方位实施生态修复、拆迁复绿、造林绿化、环境治理、路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十大工程,依托生态廊道和河湖水系,坚持基本农田不变,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形成了林、水、田交织的新景观形态,着力构建“山水林田湖河草”的完善生态系统。

6年来,天津在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区完成新造林11.39万亩,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达到19.3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8%以上,蓝绿空间达到65.6%,“津城”与“滨城”之间生态廊道基本形成,逐步显现“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场景。

6年来,天津持续推动湿地、海岸线生态建设和修复,围绕协同构建环首都生态屏障和京津冀湿地保护带,全面加强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等湿地保护修复,建成以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5个湿地类型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全市湿地保护率超59%,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

双城绿色生态屏障连同875平方公里湿地自然保护区、153公里渤海近岸海域岸线,使天津近1/3国土空间作为生态空间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成为协同推进京津冀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构建边界防风固沙屏障

多年来,天津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推动沙化土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现有17.4万亩轻度沙化土地,已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昔日“春不保种、秋不保收”的沙区,如今已绿树成荫、林茂粮丰。

天津探索形成防沙治沙“天津模式”,确定防沙治沙总体思路为:以津冀、津京边界和主要河流为框架,沿边界建设津西北防风固沙大型林带,沿主要河流建设骨干林带,在重点风沙治理区退耕造林,营造大面积生态林和经济林,在风沙防御区建设农田林网,构造津西北绿色固沙生态屏障。

在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同时,天津将津西北防沙治沙工程列入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作为防沙治沙的重要手段,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重点、集中连片原则,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省区县级公路和一二级河道为依托,以大渠大路为骨架,相继营造林网5000余条、总长超过1万公里。沙区林木资源大幅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绿树映村庄的良好格局。

防沙治沙实现了多重效益相统一。大规模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有效改善了沙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田小气候,促进了沙区农牧业稳产高产。通过沙地栽种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推行林农、林苗、林药、林牧、林菌等多种复合经营模式,促进了沙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种植养殖业发展。造林治沙工程区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娱乐场所,百姓植绿、爱绿、护绿意识也随之不断提升。

推进灾害防控协同联动

天津持续推进京津冀地区森林草原防火、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协同联动,从源头上控制森林草原火灾和林草有害生物在京津冀区域的传播和危害。

在森林草原防火方面,天津积极加强与北京、河北接壤区县森林火灾联防联控,认真落实京津冀林草主管部门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控协议,畅通信息共享、物资共用、扑救联动等工作机制,指导蓟州区林业局与京冀接壤5区县签订联防协议并多次召开会商会,推动在日常巡护、监测预防、进山人员管理和火源管控方面形成联控防线。森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每年组织北部山区清理割打与京、冀相邻的省级森林防火隔离带。2022年6月起,在山区实施智慧森林防火视频监测服务项目,投入使用113个双光谱智能摄像头,实现山区24小时视频监测全域覆盖,并可对北京、河北部分相邻区域进行监测,共同保障区域安全。

在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方面,天津积极组织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工作。2015年,参与签订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框架协议》,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总体方案》。2021年,联合北京、河北制定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协同联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拓展了协作深度和广度。2020年和2023年,天津轮值京津冀林业有害生物协同防控联动指挥部,组织开展京津冀林业有害生物应急演练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培训暨联防联治联席会,共同保障环首都地区生态安全。(王钰 段春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