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生态红线是我国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升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体现了党和国家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坚定意志和决心。生态红线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把需要保护的生态空间、物种严格保护起来,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也必将在维护代际公平、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最珍贵遗产等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已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必然选择

  森林、湿地、荒漠是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有的甚至永远无法恢复。我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山林保护,不仅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而且还划定了一些保护区域,通过实施严格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春秋时期管子主张建立山林川泽的管理机构,设置官员,提出“泽立三虞,山立三衡”,用于保护自然生态。明代在一些特定的地区也实行森林保护政策。清代林业法制对森林的保护,除帝王陵寝外,就是东北长白山林区,因系满清发祥之地,诏令实行大规模的封禁政策,这对保护东北原始林起到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在一些特定的地区也实行了禁猎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试图划出一个界线,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间的关系,并为此推行过多种制度,如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划定,建成了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5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达2407处、总面积1.45亿公顷,森林公园2948处、面积1758万公顷,湿地公园723处、面积390万公顷,划定了17.8亿亩国家级公益林,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生态红线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破坏自然资源、侵占生态用地时有发生,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岌岌可危,已经到了非划定生态红线不可的地步。

  切实增强用“生态红线”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充分认识到,生态红线是党和人民的“生命线”,是林业事业的“目标线”,是政府执政的“高压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划定生态红线,对于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一,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基本底线。人类长期对生态的破坏,导致了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湿地退化、水土流失、淡水短缺、洪涝灾害、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十大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有八大危机是破坏森林和湿地导致的恶果,并在我国不同程度存在。我国沙化土地近174万平方公里,有近2亿亩耕地不同程度沙化;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不可想象,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会是什么样子。”划定生态红线,就是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结构完整、功能稳定的生态安全格局,从而达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

  第二,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线。生态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恢复到现在的21.63%,仅位于世界第139位,以占全球4.7%的森林支撑着占全球23%人口对森林生态和林产品的基本需求,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环境容量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并要求林业部门“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划定生态红线,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三,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目标和根本标志。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就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生态危机,就没有生态文明。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和破坏,才使自然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难以承载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每年因建设项目违法占用林地高达200万亩,其中一半以上是有林地,加上一些地区的毁林开垦,全国每年非法流失数量相当惊人。全国湿地调查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339.63万公顷,自然湿地面积减少337.62万公顷。政府行为引起的林地湿地非法流失已成为重要因素。划定生态红线,才能促进地方政府树立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保护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