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平谷将运营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新京报  
 未来将重点完善新城城市服务职能, 建设宜居宜业、山环水绕的绿色活力新城。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坚持生态立区的平谷,将运营好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守住生态红线。构建“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现代城乡体系,未来将重点完善新城城市服务职能, 建设宜居宜业、山环水绕的绿色活力新城。

12月11日,《平谷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平谷分区规划的批复全文也正式发布。

关键词:生态

运营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平谷牢牢把握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运营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完善城市绿地格局。落实北京市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实施生态保育和地质破坏地区的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森林、河流、湿地之间的生态衔接,提升森林面积与质量,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7%左右。

以市级绿道带动区级、社区级绿道建设,形成市—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建设成集休闲、健身、旅游、寻古、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网络。到2035年,健康绿道长度达到254公里,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建成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8.5%。 

生态控制区占全区面积83%

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生态控制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10%、83%。 

重要生态控制区实施管控策略。四座楼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缓冲区只准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取缔、退出,实验区允许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生态旅游以及救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加强金海湖—大峡谷—大溶洞风景名胜区、丫髻山景区生态环境及长城人文景观的保护。核心区内严禁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设施和建筑,缓冲区与实验区应当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景观风貌。 

森林公园禁止新增开发建设活动,保护重点景观资源,维护园内原生生态环境,完善各类环保设施,避免游览观光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严控水资源消耗,建设节水型社会

平谷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控制全区用水总量,到2035年,用水总量符合市级管控要求。同时,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到203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较2015年降低40%以上,主要节水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着重治理细颗粒物(PM2.5)污染。到2035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符合市级要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强化城乡垃圾的综合处置,提高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与处置。到2035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100%,实现建筑垃圾100%资源化处理。 

关键词:产业

推进低效产业疏解腾退,严把准入退出

依托京津冀产业合作平台,加快不具备比较优势生产环节的疏解转移。严把项目准入,建立产业名录和企业名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为前提,制定园区“高精尖”经济结构产业标准,并建立全过程评估、监督和退出机制。 

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的优质资源和产业。利用轨道交通平谷线、京平高速等通道,依托北京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关村平谷园、马坊工业园区等载体,重点承接农业科技创新、通用航空、智能装备、文化等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引进中心城区高校和研发平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带动产业园区产业迭代升级。

同时,推动重点绿色创新产业发展,强化休闲产业支柱地位,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面向中心城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休闲游憩空间,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园。以金海湖为龙头,发展会议会展、生态观光和滨湖度假,全面提升山水休闲产品。

培育马昌营农业休闲公园、大华山桃花海等田园休闲产品,推进文化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休闲产品品位。发展山地、冰雪等户外产品,提升健康休闲产品品质。

建设绿色智慧物流贸易区

全力打造京平物流综合枢纽,建设绿色智慧物流贸易区。将马坊打造成北京市公铁融合发展的示范性一级枢纽,重点发展商品车、矿建材料、生活必需品等“公转铁”货类运输。

完善海关、保税、检验检疫、仓储、交易、展示功能,集聚各专项领域企业要素,与马驹桥等物流基地实现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共同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物资供应。

加强与首都机场、天津港和京哈铁路主干线的交通联系,充分用保税、海关、口岸、“互联网+”等功能,构建“公、铁、空、海”多式联运的物流体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展示交易,打造现代商贸体系。 

关键词:民生

2035年常住人口保持在50万人以内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综合考虑生态本底条件及环境合理容量,到 2035年全区适宜的常住人口规模保持在50万人以内。

首先是调控人口规模和布局,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中心区和新城集聚;发挥公共服务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提升人口整体素质,形成与平谷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人口就业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 

同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在常住人口规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平谷休闲旅游人口的服务需求和安全保障,构建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按照常住人口规模1.2—1.5倍的保障系数进行配置。

促进职住平衡 全区职住比例达到1:2

以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等多种方式,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到2035年,全区职住比达到 1:2,实现就业结构合理,创业环境优越,人才优势明显,创新创业活力显著提升。 

优化职住用地比例和空间布局,补足城镇住房缺口,合理控制农村宅基地规模。到2035年,新增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左右,农村新批宅基地规模严格控制在户均173平方米以内。 

制定平谷“六园”所在乡镇的住房供应计划,满足产业人群住房需求,引导就业人口就近居住生活。加强新城对外公共交通建设,缩短通勤时间,促进职住平衡。 

完善住房保障 提高全区“住有所居”水平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确保全区住房供需实现总量、类型、时序三个平衡。构建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商品住房和集体租赁住房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全面实现住有所居。

以政府为主导提供保障性住房,通过新增保障房用地、盘活存量用地和房屋等方式,多元化筹集房源。推行租购并举,通过扩大住房租赁赋权等方法,适度促进租赁住房发展。确保租金水平平稳合理,切实保障承 租者权益。 

2035年基本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理

通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一级开发等方式,开展城中村边角地整治,探索平谷区城市更新实施新路径。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重点解决老旧小区管线、垃圾、便民服务、停车和绿化景观等问题,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建立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推行社会化物业管理。到2035年,基本完成全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 

提高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目标,绿色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比例达到15%,新建建筑中高星级(不低于二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60%以上。在新建政府投资性项目中全部执行高星级标准(行政办公类公共建筑高星级达到100%),其中三星级比例达到70%以上;非政府投资且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100%执行高星级标准。

引进高等学校落户平谷

积极引进高等学校落户平谷,推进实现“各区都有高等学校”。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进学习资源社会化,积极构建全覆盖的终身教育网络。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布局山区乡镇教育资源,加大乡村教师支持力度,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从教。 

做好教育设施布局,新增小学、中学20余处,预留高等教育用地及国际化、高端化教育的未来储备用地。到2035年,平谷区基础教育设施千人用地面积达到 3984平方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

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6张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区级—街道(乡镇)级—社区(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设施的布局。到2035年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张。

推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农村幸福晚年驿站的规划建设,全面提升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承接健康养护、森林康养等养老服务功能,满足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到2035年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2.5张。

同时,实现医院治疗、机构康复、社区康复有效衔接,鼓励 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开展残疾人服务。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