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南宁: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4  

  从一栋高层建筑向下俯瞰,地面上是一片几乎完全浸没在雨水中的小汽车。这样的图景是2013年5月13日那场特大暴雨给南宁市民留下的记忆。出难题的不只是大暴雨。2010年10月以来,持续的少雨或无雨天气造成广西近九成的地区出现气象干旱。其中,南宁市成了全区干旱的重灾区,全市有9个县区降水量不到5毫米。

  为了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市审时度势、积极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2015年至2017年,南宁计划投资95.19亿元,在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内河水系等具备改造实施条件的区域和项目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打造总面积为60.18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494个示范项目。

  何为海绵城市?

  城市就像海绵 让水的迁移更加“自然”

  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成为近年来南宁市政府的重要民生议题,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打造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解决这一城市疑难杂症的妙方,也是南宁市在更高层次上未雨绸缪、高瞻远瞩之举,是自我加压、奋力提升南宁首位度的重要决策。

  什么是海绵城市?这是近年来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倡导的新模式。通俗地说,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市长周红波对申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全力以赴做好申报工作。市领导从答辩团队组建到方案制订,从主报告起草到汇报材料修改都悉心指导,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定方案。

  我市的申报工作得到了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自治区政府、财政厅、住建厅、水利厅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南宁市的优势和迫切需求,沟通交换意见,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同时,派出专家具体指导南宁市的申报工作。

  此外,南宁市已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定》《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制度,对总体目标、重点工作及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机制,出台相应的标准、规范,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为什么要申报?

  条件得天独厚 与城市发展战略相一致

  南宁市建设海绵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海绵城市的理念更与南宁长期的城市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南宁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以及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等城市名片。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达36.6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辰说:“南宁的绿化率在全国遥遥领先,也应该体现海绵城市的一些理念,如何使我们的绿不仅仅是绿,还要为渗蓄治涝创造条件。”

  此前,由中央多部委组织的考察组在邕考察海绵城市建设时曾认为,南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多年的“绿城”“水城”建设使城市生态环境品质极大提升,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极佳的生态本底。

  事实上,近年来,南宁市还建成了一批海绵城市工程:作为南宁市城市规划理念最新展示平台的南宁市城市规划展示馆,结合自然地形特征依山而建,还实施了雨水综合利用项目收集建筑屋面雨水,汇水面积为6600平方米,通过设置雨水蓄水池体积,实现全年雨水收集率达85.5%。根据南宁年平均降雨1302毫米,全年可收集雨水5800立方米。收集的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补水、道路冲洗和绿化灌溉。

  中房·翡翠湾小区、裕丰英伦小区因地制宜将小区内自然坡地雨水、居住区雨水结合起来,统一收集存储,成功运用于居住区的景观绿化用水。

  南宁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的地形地貌、河流水系,以及近年来开展的治水规划和内河补水、湖塘清淤、河道拓宽、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实践,都为海绵城市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规划建设?

  建六大示范区 规划近五百个示范项目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南宁市也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排水防涝基础和应急管理能力需求,制定了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既定思路——

  南宁市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充分发挥城市水系、绿地、道路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提高城市防洪防涝能力,削减城市径流污染:在中心城区核心地带划定总面积为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确定示范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控制率不低于50%的目标;安排种类齐全、代表性突出的示范项目494个,涉及总投资95.19亿元;继续推进“中国绿城”提升工程和“中国水城”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法治思维来决策创建工作的重要事项,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其中,60.1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分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内河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六大片区;494个示范项目含新建项目和改造提升类项目,涉及河流水系、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等八大类型,明确了建立南方多雨地区城市雨水管控、节水治污、排水防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项示范内容。

  按计划,南宁市试点项目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为95.19亿元。计划设立试点项目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地方财政投资及时到位。同时,配合金融机构成立城市发展基金,推广运用PPP等投融资模式,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计划采用PPP模式融资的项目投资43.66亿元,占总投资的45.87%。

  能给城市带来什么?

  解决雨洪问题 引领南宁治水新的方向

  建设海绵城市,让南宁市的城市发展从理念到实践都受益颇多,既是对南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有效检验,也为南宁加快改变传统排水理念,改进排水防涝措施和方法,创新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提供宝贵契机。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宁对此充满期待:“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内涝的问题,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安全很有好处。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水的自然净化包括城市的污水治理都可以通过配套设施来进行,这样水环境的安全就有保障。”他认为,一方面,有助于解决雨涝等问题,减少对城市居民造成的影响,增强南宁快速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地区自然生态调节能力;另一方面,为解决南宁水问题提供新思路:有利于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问题,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此外,将引领南宁未来城市治水的新方向:推进由灾害管理向资源化、生态化管理的转变,引导海绵型城市建设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实现单一手段向全过程管理、综合措施应用的飞跃。

  带队赴京参加评审答辩决赛的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余远辉说:“如果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资格这份荣誉给予我们,南宁将严格执行国家批复的实施方案,以‘提头来见’的担当,确保如期实现试点建设目标,把南宁打造成为我国同类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典范。”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