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余绳鑫:让宁夏更多的沙漠变绿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李锦 智慧  
      从1958年踏上宁夏大地的那一刻起,余绳鑫便把一生奉献给了宁夏。

      1958年9月,从武汉原粮食工业学校毕业的余绳鑫,被选拔到宁夏筹备自治区粮食部门。完成筹备工作后,他放弃在厅机关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银川市碾米厂工作。到了工厂,喜欢钻研的他很快发明出稗子脱壳机和去稗机,解决了碾米质量问题;他大胆将日本碾米机改造成为适合本地大米生产的机器,并因此实现产量翻三番,当年银川市碾米厂的技术改造获得国家粮食部门的表彰。

      上世纪60年代,余绳鑫被派到新华饭店烧锅炉,一烧就是10年,他也因此成为一名“锅炉医生”。为了解决工业锅炉热效率低、耗煤量大、污染环境问题,余绳鑫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上世纪80年代,他设计发明出新型往复锅炉炉排片,使锅炉燃烧效率明显提高,烟尘减少。该项发明在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银奖,也被自治区科技、环保部门列为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当时在21家单位推广使用后年节约经费近百万元。他利用业余时间,还为很多企事业单位免费提供锅炉改造图纸100多套,帮助上百家单位改造锅炉200多台……

      如今,虽已80岁,但余绳鑫有个更大的梦想:“我要把治沙的技术成果无偿提供给宁夏,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

      治沙,是多年来深埋老人心中的情结。1958年,余绳鑫第一次踏上宁夏的沙土地,便被风吹了个满嘴、满鼻子的沙子。那时起,他就一直琢磨着怎样治沙,让宁夏的风沙小一些。

      2003年,60多岁的余绳鑫带着老伴文润珍开始自学防沙治沙技术。他认真分析国内普遍使用的“麦草方格”治沙技术的优缺点,确定了自己研究和突破的方向:通过保水、保肥、保湿技术的创新,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人力成本。2010年,余绳鑫在灵武市大泉林场开辟了7亩“试验田”,在不进行灌溉的前提下,让这块公认治理难度极大的沙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小森林”。

      几年间,余绳鑫带着老伴、儿子、儿媳一起研究,先后取得了3项治沙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转化成技术成果。

      “宁夏养育了我,我想为宁夏多做点事。”为了多做点事,余绳鑫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坚持奔波在推广治沙成果的路上,

      “我就是想把我的治沙成果无偿献给政府,让宁夏更多的沙漠变绿洲。”余绳鑫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