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 » 正文

南宁市进京赶考“国家海绵城市 建设试点城市”名列第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04  

  3月27日,北京。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余远辉,南宁市市长周红波率队“进京赶考”——参加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参与答辩的全国2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把重庆、济南、武汉、厦门、深圳、福州、海口、呼和浩特等城市甩在了后面,一举摘得“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答辩决赛桂冠。

  喜讯传来,催人奋进。这是我市继去年余远辉率队进京参加竞争性答辩,在16个城市中以第六名的成绩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之后,再次以雄厚的实力赢得的殊荣,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争取到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这不仅为打造更高层次的宜业宜居城市增添了新的平台和载体,更展示了南宁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高水平生态文明城市的坚强决心和勇气。

  如国家最终确定南宁市获得“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资格,就意味着我市在未来三年将获得16.5亿元以上的国家专项补贴资金,这也是我市继去年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三年15亿元补贴资金之后,获得的又一高额中央单项补助,是我市历史上荣获国家城市建设单项补贴最高的一次,将为我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余远辉说:“如果把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资格这份荣誉给予我们,南宁将严格执行国家批复的实施方案,以‘提头来见’的担当,确保如期实现试点建设目标,把南宁打造成为我国同类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典范。”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余远辉的承诺掷地有声,表达了南宁市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通过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绿水青山、打造“花样南宁”,使我们的城市更加宜业宜居、更加和谐,更富有吸引力,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为南宁加快发展、奋力提升在全区的首位度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之举

  余远辉指出,建设“海绵城市”对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花样南宁”、推行节能减排、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保护和建设南宁的绿水青山。

  建设“海绵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目的是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南宁拥有“中国绿城”、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以及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等城市名片。2014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7.5%,建成区绿地率达36.6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8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