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公园与花园——深圳人的乐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0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迟诚 黎明  
  5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阿利莫夫来到深圳。他非常惊讶深圳的城市面貌,用了三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舒服、特别干净、特别绿色”。
  这三个“特别”正是深圳城市的魅力与引力,也是深圳人的骄傲与幸福。
  对深圳人而言,这座到处是公园与花园、随处可见绿与花的城市,既是美丽家园,也是生态乐园。
  千园之城,每两平方公里一个公园
  在深圳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942个各类公园,平均每两平方公里就有一个公园。
  这些公园织起一张绿色的网,保护着深圳最优质的绿色生态资源,装点着深圳人日常起居与点滴生活。
  深圳不但公园数量众多,而且布局科学、功能完善。重要的是,这些公园全部免费开放,且没有围栏,完全融入城市。市民既能“推窗见绿、500米见园”,又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随时随地可体验公园的悠闲舒适、自然里的鸟叫虫鸣、社区里的青草花香。
  2004年,深圳提出三级公园体系,即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
  自然公园方面,深圳将近郊山体拓展建设为各类郊野(森林)公园,2443公里的绿道和200公里的远足径,将山林海岸串联成网,让市民能更便利地体验深圳自然之美。
  城市公园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游憩和娱乐服务。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公园均配有五星级标准的洗手间、淋浴房、书吧;公园里的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无毒;塑胶跑道采用高科技材料铺设,跑起来不伤膝盖;避雨棚雨天可遮雨、夏季可乘凉,当温度超过35度时会自动喷雾降温……公园里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设施都“暗藏玄机”,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情怀。
  社区公园是市民最便捷、最贴心、最易达的绿色公共空间。深圳市政府一直把社区公园建设列为十大民生实事来抓,并列入政府绩效考核。
  深圳的公园,各有主题,各有特色。
  2017年11月1日,深圳人才公园一开园就成了网红,这是全国首个以“人才”为主题的公园。人才与历史景观墙、人才雕塑园、人才功勋墙等设施都在突出人才的主题;行走在汉字部首长廊、最美公式长廊里,你会发现平时看起来枯燥的学术元素竟然也能这么美;市民通过网络预约即可在公园的求贤阁里免费听一堂院士大家的讲课。在这座靠“人才”创造起来的城市,人才公园时时处处传递着深圳的人才观以及奋勉向上、成长成才的城市文化。
  香蜜公园2017年开园,一条空中栈道在10多万平方米的荔枝林顶穿过。公园配有3个足球场、6个篮球场、7个网球场等你驰骋、挥洒汗水。公园还有一片玫瑰园,设立了婚姻登记处和中西礼堂,浪漫至极。
  连续举办11年的“公园文化节”已成为“深圳市民的节日”,累计吸引4000多万市民参与。试想一下,坐在莲花山公园的草地上,听着钢琴家郎朗在不远处演奏,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草地音乐会、海岸音乐会以及森林音乐会等这些高格调、高品质的活动每年都有举办,深圳市民的福利真是不少。
  深圳计划到2020年,全市公园总数超过10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
  著名花城,花景花事花漾心情
  今年春节前夕,家住深圳坪山的居民陈女士突然发现,坪山大道牛角龙突然多出了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这正是深圳2018年初全新打造的牛角龙花田,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花田繁花锦簇,有规模、有颜值,从高空俯瞰宛如多彩绸缎装扮的童话世界。
  姹紫嫣红的三色堇、红彤彤的一品红、五彩缤纷的绣球……行驶在被称为“深圳名片”的深南大道,如同观看流动的花海。3-16米宽的中间隔离带花卉景观以海浪的形状为原型,通过不同颜色的时花搭配,长方形的花带中增加圆形的色块,描绘出一条连续的、流动着的花海景观,呈现出简洁、大气、缤纷的迎宾大道。
  深圳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繁花似锦。2017年启动的打造“世界著名花城”三年行动计划让深圳从绿城变花城。
  立足全域,对标国际,深圳营造花景大道、花漾街区、立体花廊、街心花园等不同尺度的植物主题花卉景观,形成一路一花的特色。
  目前,23条花景大道、79个花漾街区、151个街心花园已将“花”深度植入深圳城市的肌理。
  根据规划,2017年-2019年,深圳每个区每年新建一个特色花卉公园,突出公园“主题花卉一园一特色”。 
  越是在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深圳的绿化美化越格外精心。
  地面绿化空间紧张没关系,空间绿化实现立体绿化。路灯杆上绽放了鲜花,天桥两边长出了绿植,街道围栏上挂上了花袋,公交车站出现了花池,商业街区变成了时尚精致的花漾街区。
  目前,全市立体绿化面积达到66万平方米。这些立体绿化不但养眼,还装点心情,重要的是,生态效益也在逐步体现。2017年6至8月份测得城市热岛效应强度为1.33摄氏度,比2016年下降0.2度。
  装点心情的不仅是缤纷的花,还有丰富的花事活动。
  “深圳市毛棉杜鹃花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3届,每年都吸引深圳和港澳的大量游客前往观赏。洪湖公园荷花展、莲花山公园簕杜鹃展、人民公园月季花展和园博园茶花展等赏花活动也都在每年如约而至。深圳还组织编写了《深圳赏花日历》《草木深圳》等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让公众了解深圳的花类和花期。
  可以想见,到2019年,当深圳建成60条以上的花卉景观大道、30个以上的花卉特色公园、222个花漾街区、444个街心花园时,置身其中一定特别容易拥有花漾好心情。
  保护修复,城市自然里外和谐
  每年2月,深圳湾东段的红树林生态公园都会迎来一批尊贵的客人,它们脸如包公、嘴似琵琶,它们是全球仅存2700只的黑脸琵鹭。
  别小看这黑脸的鸟儿,它正是检验湿地环境的风向标。它们能否“食无忧”,种群数量能否得以壮大,是湿地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最典型指标。而深圳湾湿地就是黑脸琵鹭全球第二大越冬地,也是其他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冬天,这里除了黑脸琵鹭,还有大量的鸬鹚、小白鹭、琵嘴鸭等水鸟在滩涂上。全球共有9条候鸟迁徙路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的深圳湾正好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上。每年10月到次年4月,这条迁徙路线上的许多鸟来到深圳湾,每年都有近10万只候鸟在这儿过冬。
  目前,深圳共有4个自然保护区和9个湿地公园,占地1172.3公顷。野外调查和资料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共有高等湿地植物219种、野生动物498种。
  整个深圳湾、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与隔海相望的香港米埔湿地一起,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鸟类迁徙中转站和“加油站”,成为全国城市中心自然保护区的典范。目前,坝光银叶树湿地公园正在抓紧建设,中国红树林博物馆也在按高标准进行筹建。
  生态湿地人与候鸟和谐相处,优越的生态环境正成为深圳的又一“软实力”。
  深圳创森以来,既抓“面子”,也不忘“里子”。投资10.6亿元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进行森林抚育、林相改造;全面推动绿色生态水网建设,把湿地公园建设作为推动污染治理进程、提高治水治污效益的重要抓手,新建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等9个湿地公园;投资100多亿元完成11条河流流域水环境整治及带状森林建设,建立多树种、多层次的水源保护林生态防护体系。
  为提高深圳城市系统在应对暴雨等自然灾害时的“弹性”,深圳制定了《深圳市海绵公园型绿地建设指引》,指导全市各区海绵绿地的实施落地。2017年,全市完成13个海绵公园绿地建设,其中香蜜公园、西湾红树林公园的海绵技术系统应用,有效提升了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
  保护与修复让深圳“里子”和“面子”都绿色和谐又充满生机。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