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作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以植物病、虫、草、鼠害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发生原因、发生特点、发展变化规律、相互作用机制及防治策略与技术进行研究[1]。学习本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植物保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各类有害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通过讲授、实验和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掌握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专业其它课程有机融合后,对学生就业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多年来教学发现,植物保护学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不足,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最新的科研成果。针对这些问题,课程组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强的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1.优化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课程知识体系
由于植物保护学授课对象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该专业学生缺乏没病理学、昆虫学等基础知识和理论,而课程理论课时仅有45个学时,在有限的学时里根本无法将每个知识点详细讲解。因此,课程组紧扣重点,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优化精简了教学内容,删减了部分与专业培养方向不太符合的内容,比如将昆虫形态学内容尽量简化,删除了关于热带作物及果树病虫害的内容。另外,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模块[2],每个模块内容既可以单独学习,又有一定的关联,从而构建起高效的课程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实践,使学生对植物保护学重点内容有了更好的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植保专业,学生在课堂外学习本课程的时间比较少,因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3]。课程组根据实际情况,每节课上课前,留出5-1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本节课内容,对不太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注,然后老师进行重点讲解。课堂讲授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提问,增加讨论时间,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课堂教学[4]。如讲授昆虫纲的特征时,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所知道的昆虫,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说出了蝉、蛐蛐、蜘蛛、蝎子等,这时告诉他们只有蝉和蛐蛐是昆虫,接着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昆虫”、“昆虫的特征是什么”,最后进行讲解。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加深了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更新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往的实验内容,与本地农业病虫害联系较少。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专门安排了本地经常发生的病虫害实验内容。在观察植物病虫害症状时,课堂讲解比较抽象,学生通常无法获得直观的印象,因此安排学生去野外实地观察症状、采集制作标本,这样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本地经常发生的梨胶锈病,症状比较复杂,孢子类型比较多,叶片正面和背面症状不同,课堂讲授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把学生带到野外,现场讲授症状并让学生亲自观察,同时了解其转主寄生的习性,这样把专业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4.课程增加最新研究成果,开阔学生眼界
教学过程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每年都要发布《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课题组会第一时间下载,然后把与课程相关的部分增加到授课内容中。在讲授昆虫触角结构和类型时,课题组就把一些昆虫触角的电镜照片引入课堂进行了详细讲解,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触角的结构和感器的种类,而且对电镜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大开阔了学生眼界。总之,本课程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更新实验内容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缺乏符合本地实际的实验实习教材等,今后应继续努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召军.植物保护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张世泽,刘同先,花蕾.教学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植物保护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9):317-318.
[3]纪春艳,凌冰,潘汝谦,徐大高,饶雪琴.植物保护学教学优化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19(1):84-87.
[4]李如飞.浅谈PBL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7):190-191.
作者:刘永华 阎雄飞 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