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正文

风景园林景观发展方向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7  
      中国风景园林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有独特的艺术存在形式,能够反映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反映了当地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1]。我国风景园林景观起步较晚,因为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风景园林景观的价值,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转变自己是自然的主宰者的想法,而是把自己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学会了如何保护自然,关心生态环境。因此,风景园林是值得我们去探索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我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发展方向。

      1风景园林的基础概念

      风景园林可以用分解的形式进行理解。园林本意是花园和林园的统称;风景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欧艺术家进行创作,能够表现出自然或者田园场景的绘画形式,后来到17世纪时风景一词指可以一眼望尽的范围。现在也用来指具有共同视觉特征而未必一眼望尽的疆域;风景园林是从事风景和园林设计的行业的名称,其相关从业人员被称为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到现在具有近三千年的悠久历史,但直到1951年才成立了造园专业并发展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是涵盖了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三者的综合实践性学科。其中包括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大地景物等方向[2]。好的风景园林景观能够给人们带来惬意、舒适的感受,我国古代的风景园林景观多样,在我国诗人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这种风景园林的美妙之处,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的“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韩翃的“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闲阶坐夕阳。麈尾手中毛已脱,蟹螯尊上味初香。春深黄口传窥树,雨后青苔散点墙。更道小山宜助赏,呼儿舒簟醉岩芳。”风景雅致、风格各异的风景园林景观是我国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

      2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反映出了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其中有四个相对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原本存在的意义。1)目前的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将生态认作园林绿化或者营造湿地,将园林风景或者小区的公共区域建成绿化区域,种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误认为这就是保护生态的表现。而设计师却将生态挂在嘴边,很难真正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违背生态原则的反生态设计案例比比皆是。例如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庭院中多建石子路,使得其泥土气息渐渐消失,而石子充斥着阴气,会使阳气受损。2)风景园林景观原能为使人消除疲劳,让人放松,但人们却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人们在设计风景园林景观时,一味的追求现代感与古代风格的结合,加上参照外国的景观园林建设的设计,使得中国风景园林景观变成了没有独特风格的代表。设计师对自然的认识不深刻,导致了目前的风景园林失去了原有的自然构造,那种巧夺天工的美感也荡然无存,随之而来却是大量的绿化和曲线构造。强行反自然的设计,久而久之将会给中国的风景园林带来一定的挑战。3)人们借景观之名,却人工景观堆砌。在风景园林的设计时,因山水是人们喜欢的元素,莫名给风景园林加上假山和人工湖之类的设计构造,反映设计师设计景观的深度和高度,这是荒谬的,因为景观并非是园林绿化加上人工堆砌,如图1所示。这样设计出的风景园林华而不实,既昂贵又奇怪,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也将我们原有的宝贵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时的新鲜会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喜悦感,但面对非自然的景观,已经失去了园林的真正意义。4)人们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园林设计的匠气十足。不只是园林景观设计,在产品设计中,以人为本也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核心。但不同之处在景观设计中,单单以人为本的设计会破坏生态,破坏自然,豪华奢侈和奇形怪状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自然的景观却更显巧夺天工之美。如图2和、3所示。

      3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的中国风景园林景观有很多症结,但既不能依赖抄袭国外设计园林风景的大师的设计理念,同时要保留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景观特色,应深入研究西方的风景园林景观和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观中所具有的共性和不同点,找到设计的本质特征,将中西方结合,既有国际风格又包含中国本土化的设计。下文列举了案例,希望能够为中国风景园林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一些参考价值。1)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人与天调,天人共荣”是中华民族追逐的目标,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保护自然是设计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核心点,因为一切生命都是从自然而生。尧舜时期有言:“天地之大德在于生”,现在的北京紫禁城的北护城河的西南仍然有木牌坊,上面写有“大德曰生”四个字[3]。这足以见得,回归自然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国的生态文明源远流长,而人们正是从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吸取经验,不断加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古代,人们会期待风调雨顺,期待与大自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在西游记的片段里时常会出现有求雨的情况,这也代表了人们顺应自然,崇尚自然的意识观念。人们也是从这样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了解了与自然相处的模式,打开了设计风景园林的新方法,自然能够为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中国风景园林的设计追求的是与自然文化和谐共存,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自然文化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与精华,虽然建造风景园林需要动用人类的思维,但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如图4所示。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表达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喜爱,这样的生存环境能够映射出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那句话:“人离开了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发展规律,并能够贴合中国将要建造山水城市的构想,预示着21世纪的新园林景观发展方向。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著名的山水自然审美观点。孔子注意到自然山水与道德、与人性间的契合,将这样的审美更高的层次采取这样的对比方式进行描述。这样的参照是以自然美为人格美的象征,能够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的对比对中国风景园林景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风景园林从名字上就可以显现出巧于因借的思想,例如古代帝王宫苑存有的山,不管是天然产物或是人工雕琢,多将名字命名为万寿山或万岁山;元代北京北海的琼华岛又名万岁山;明代北京紫禁城内的屏雇也称为万寿山或万岁山。这些名字的由来是根据孔子的这句话而来,封建帝王将自己看为最高的仁者,作为君主要和山一样沉静,但其他人的庭院内不可命名其山为万岁山或是万寿山,这也能明显的看出来,我国的风景园林景观其中包含的另一种思想。景观的好坏,不能单从其包含的丰富程度来定,要和其地域相关,适宜的即为最佳。山水可以用来比德,植物也是一样,园林景观或者庭院里的植物也能够反映出其主人或者设计师的品质,代表了造物者更高的层次。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莺飞决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每一种植物,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竹子和松柏,都表达出了刚正不阿,坚韧顽强的品德,因此常常有古人以松柏比之其身。园林景观多处可见这样具有深意的植物。中国的风景园林的名称多有考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特色之一。3)因地制宜,舒适宜人。风景园林的设计关键还在于能够灵活运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重新打造出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西方的风景园林一样,中国的园林景观也是再现本土的自然景观特色的范例。因为对当地的地域和文化有更深入的研究,所以,更便于设计师合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找到灵感,因地制宜的营造出符合当地氛围的景观类型,这样的设计关键在于继承了因地制宜的思想,而非风景园林的形式本身。中国的园林多以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无缝连接。这样既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又能够使园林景观的不同景物相互渗透、呼应,使得其整体浑然天成。在苏州园林的园林景观中及其完美的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拙政园的山水看起来自然而和谐,草屋和庭院的设计毫无违和感,更能将人身临其境的带入进曹雪芹先生的故居,每一处都蕴含着我国古代历史人物中的故事,让人更进一步的了解曹先生的生活和创作时的灵感来源。拙政园中的山水景色使人心旷神怡而不自知,美到无可挑剔,这样的设计使得中国风景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以及古人的故事整体不谋而合。4)树立风格,以人为本。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人们已经不断的想用“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并未将其完全应用到风景园林的景观之中。园林景观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要树立其风格。首先应了解所在园林警棍的历史和现况,掌握其重点突出的景物,从历史中找答案,尤其是传统的文化和历史的遗迹等。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资料。随后要通过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考量,民风和民俗的习惯会使得当地的风景园林有独有的特点,这种特别之处会给设计者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源泉。把握了这一点,可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体现出风景的特点的同时有能够满足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园林景观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所服务,园林景观能让人们发挥个性、满足人们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特别,能够拥有独特的感受。而园林景观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些感受,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让人们参与其中,只能够观赏的园林并非真正的园林。它是人们生活环境中不能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的设计离不开人性化。风景园林景观的另一个重要的设计点是将自然与人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人们本身来自于大自然,只是人们渐渐投入工作时间太久,会将大自然多多少少的忽略,人们更需要大自然来放松心情、缓解疲劳的。因此户外园林景观是有人们参与其中的园林设计,这种有参与性的景观能够让周边环境和人们的居住最大限度的融合在一起。

      4结束语

      中国风景园林是代表了我国的生活面貌和生活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更是能够反映出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和艺术文化,从侧面表现了我国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结合而产生的新园林景观。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园林设计师的宝贵财富[5],更是为设计师带来了足够的灵感,回顾历史,古代的园林文化能够以启迪。这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特点,是值得仔细推敲,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方法。本文分析了中国风景园林景观的几个问题,针对现在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大多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借景观之名,却人工景观堆砌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找到属于中国独有的风景园林景观的特色的设计风格。通过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因地制宜,舒适宜人;树立风格,以人为本四个方面进行了单独的分析和介绍,结合中国古代的风景园林景观和西方景观的精髓,重新打造出适应现代人们需要的景观文化。

      参考文献:

      [1]江贵宽.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研究[J].现代园艺,2012(10):106.

      [2]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6.

      [3]孟兆祯.风景园林梦中寻——传统园林因融入中国梦而更加辉煌[J].北京园林,2014(5):8-15.

      [4]张海光.浅谈我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2012(3):130.

      作者:郭苗彧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