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现代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蕴含的信息价值不可估量,如何有效加以利用对于社会各行各业管理方式的优化乃至变革非常关键。对于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更是其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核心。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出发进行概述,进而与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深入结合,探讨相关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园林绿化;档案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数据信息管理
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更为关注原始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实时更替性,导致了档案数据庞大而多变。通常,在当下某一时段很难对所有数据是否具有价值进行准确合理地判断,因此就需要对所有数据加以准确存档,以备后用,由此便形成档案数据“海量”的特点。
(一)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数据信息快速处理
早在2003年,国家档案局便针对建设开放档案资源共享利用系统项目而明确提出了构建“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门户”的构想与计划[1]。传统档案数据信息处理一般需要一定的归档时间,且数据利用离不开阅览室阅览、复印本制作等过程,因此难以达到快速处理。与之不同的是,大数据同云计算互相依存,大数据下的档案数据信息处理旨在对海量信息进行分布式挖掘,很显然,单台计算机达不到这一功能,唯有依靠云计算分布式处理、存储以及虚拟化技术才能够得以实现。与传统静态处理方式不同,“实时动态”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依靠云计算,各类档案资料信息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在检索功能提交之后,“一站式”在全国各云平台档案馆、信息中心接受调度,智能组合、去重,从而实现交互式自检以便于人们利用。在这一快速处理过程中,传统的案卷概念(包括形式与内涵)消失殆尽,海量的数据存储、处理、传输以及智能搜索都能够快速实现[2]。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数据信息价值
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固有的条块、部门分割致使档案共享实现难度较大,蕴含的数据信息价值难以被深入发掘与利用。与之相比,大数据时代孕育档案管理工作更为真实、有效,同时将存储、展示与搜索等工作环节交由各大信息中心、档案馆的云平台负责,这便使得信息共享以及平台公益性、服务型价值得以体现,借此实现了档案数据信息的永久性。具体来说,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数据信息价值依赖于平台共享性、档案数据的可挖掘性以及档案管理服务性。借助于平台共享性,未来各行各业、组织间乃至跨地域间的信息互通有无将变为可能,档案数据将真正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突显档案管理价值。从档案数据的可挖掘性来看,基于数据挖掘工具,于海量数据中零散分布的数据互为关联(如某一行业中碎片化信息的有效整合),其价值势必远高于孤立信息。此外,通过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基于检索关键词,可以得到不同档案利用者间的关联性,从而快捷定位搜索档案信息。
二、基于大数据时代如何优化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
园林绿化档案归属城建档案,是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对各种与国家、社会建设有价值的关于园林专业的原始记录(包括各类图纸、文字、实物)。在《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中,园林绿化档案为其中一类,覆盖绿地、名木名树、公园、苗圃等。
(一)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现代园林绿化档案特点
一是专业性。园林绿化档案具有显著的专业性,是涉及园林绿化科技、各类生产活动等极具专业技术特点形式的记录。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各类绿化植被种类的选择需要以其自然习性、生长特点等为基础,并结合当地生态特点而开展规划设计、种植养护以及日常布局等。因此,园林绿化档案记录的形成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如核实位置、数量等现场调查等)都极具专业性。二是各部门综合配合与复杂性。现代化园林绿化工作往往离不开各部门共同参与,如给排水、水景工程、土木建筑、电力工程等,从园林景观的布局到工程实施与后期维护,都离不开各部门乃至各行业的协调,因此所产生的档案资料综合且复杂。三是动态性。动态性主要与园林工程极大的可塑性空间相关,可以为建筑者提供较大的施展、发挥空间,以此形成了较多的选择配合方式。大到环境工程优化,小到植被生长、维护,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仅依靠人力手工去记录其变化工作量巨大,难以实现,唯有依赖大数据收集、处理方式才可得以实现。四是社会及开放性。这一点与园林绿化本身所具有的公共事业性质密不可分。
(二)大数据时代优化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是构建基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园林绿化档案大数据资源。大数据时代下的云技术、物联网、4G移动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数字档案建设成为了可能。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完成既有“存量数字化”工作的同时,努力推进“增量电子化”进程,即在既有档案基础上扩大档案数据收集范围,尽可能实现覆盖全寿命周期的电子档案构建。例如,针对园林绿化工作中的古树档案收集,可以以射频识别手段对其属性进行鉴定,以GPS技术开展古树位置准确定位,并以智能传感技术实时记录适宜其生长的温湿度、光照、土壤温度等。通过围绕古树形成基本属性资料、生长环境、后期维护等系统资料,而构建多种形式、多种格式共同组成的档案大数据。二是搭建园林绿化档案数据共享平台。基于上述大数据资料,以先进的资料收集、共享平台开展数据的实时传送、交互,达到开放性、共享性效果,能够有效实现各园林绿化参与单位根据自身工作进度与需要上传、下载数据,最终确保园林绿化数据完整度。平台搭建这一工作环节与当前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民生建设发展规划良好契合,决策者能够登录平台并实时掌握数据变化动向,判断园林绿化工作状态;园林绿化工作者也可以快捷地进行数据检索及深入价值挖掘;社会各界人士也能够根据自身喜好随时登录平台,欣赏喜爱的古树、名植并了解养护知识,从而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园林绿化意识[3]。基于此,整个社会关注园林绿化、热爱园林绿化的热情便能够逐渐得以培养。三是着力提升园林绿化档案管理的贡献力。与传统园林绿化档案价值相比,大数据时代基于各种先进技术的园林绿化档案管理工作价值能够更为突显。传统工作中,档案形式古板,缺乏灵活性,极大地阻碍了共享、利用价值的发挥,而与此相对应的大数据时代下的园林绿化档案能够从宏观上为民生改建工作服务[4]。基于现有的档案数据,大到其他相似环境绿化工作的类比、类推工作,小到某一棵苗木生长情况的评估(虫害、浇水等)及维护措施(修剪、施肥等)的制定都能够得到切实落实。
参考文献:
[1]吴召艳.对城市园林绿化档案工作有效管理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3(1):46-48.
[2]林绍妹.对城市园林绿化档案工作有效管理的思考[J].长江丛刊,2016(9):117.
[3]卫琰.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与管理措施[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2):121-122.
[4]于芳红.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管理的主要途径[J].石河子科技,2004(3):13-14.
作者:李芳 单位:郑州市人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