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科技 » 正文

风景区规划设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类研究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0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类研究报告

 

一、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辽阔国土上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高度集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各国政府为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设立占国土面积一定比例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将于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共同维护地球上已经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
二、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基本上包含了自然、人文和自然人文综合三大类型。依据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类型特征,制定相应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监测标准。如确定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手段,科学地制定游人容量,合理安排旅游服务设施,明确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者的专业素质要求等。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国家公园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承载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大量信息。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独特而深厚。保留我国风景名胜区历史悠久,人文内容独特、丰富的特点。在保留风景名胜区自身特色的同时,考虑与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公园类别接轨。类别的确定充分考虑到我国现有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历史人文因素较重,天人合一特色的文化内涵丰富、“名胜”比例较大的特点。
图片1
二、风景名胜区的分类特征
    风景名胜区的分类方法很多,应用较多的是按等级、规模和主要特征进行划分。1.按等级特征分类:
(1)市、县级风景区
(2)省级风景区(图)
(3)国家重点风景区
2.按用地规模等级特征分类:
(1)小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20km2以下;
(2)中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20~100km2 ;
(3)大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101~500km2;
(4)特大型风景区,用地范围在500km2以上。
3.按景观特征分类(见表1)
(1)历史圣地类:指中华文明始祖遗存集中或重要活动,以及与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风景名胜区。不包括一般的名人或宗教胜地。山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景观,神话、宗教和历史将一些山抬升成中国人心目当中的图腾。从来没有哪一个名族哪一个国家,对山寄托着如此多的想象和愿望,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和布衣平民在悠久的五千年历史中,将国家社稷、个人命运及理想抱负都注入那一座座绵延的山中。以黄帝陵,五岳和佛教、道教名山为代表的历史圣地,托起了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脊梁。
(2)山岳类:以山丘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此类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包括一般的人文胜迹。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2/3,山岳景观数量多而且类型全,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把山岳作为风景资源来开发的国家。因此,山岳类型在数量上居于我国风景名胜区的首位。如庐山风景名胜区。历史上,山岳的形象在我国先民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有些还成了历代传统文化信仰的圣地。为区别山岳中此类“圣地”风景名胜区,“山岳类”风景名胜区强调和突出它的自然属。性,包括地质、地貌、动植物等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3)岩洞类:以岩石洞穴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溶蚀、侵蚀、塌陷等成因形成的岩石洞穴。洞穴风景是指岩石洞腔内的景观现象,是具有特别吸引力的地貌景观。我国的洞穴风景以岩溶洞穴景观最为丰富,风景价值最为独特,其特有的洞体构成与洞腔空间、景石现象、水景、光景和气象、生物景象和人文风景,都具有很高的风景价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我国岩溶洞穴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多以独立洞或群洞构成。如龙宫风景名胜区、织金洞风景名胜区。
(4)江河类:以天然及人工河流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 河流是哺育万物的生命之源,更是人类文明的起点。面对江河,我们往往难以探究,在我们之前它们存在了多少万年。不想走进一座古村,古镇盎然古韵立刻扑面而来,江河的古老从不以沧桑的形式表现,他们永远是川流不息,永远是波光粼粼,历史的沧桑似乎都融入了江河的每一道涟漪,转瞬就被化解得云淡风轻,让世人感受到的永远是生命的律动。神州大地上大江大河源远流长,更有数以千计的小河流纵横交织。我国江河总长度超过42万公里,主要河流2000余条,按照水系分,主要有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有内陆河流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运河京杭运河和灵渠。我国东部河流又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而南方河流则相反。我国的内河流全部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的内陆区域。
(5)湖泊类:以宽阔水面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按湖盆成因,分为构造湖、火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岩溶湖(喀斯特湖)、泻湖、人工湖等。湖泊所展示的水面,具有宽阔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别于河流的特点。由于湖盆成因的不同,湖泊类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大的规模和景观差异。除水面作为主体之外,也要具有优美的风景。如滇池风景名胜区。
(6)海滨海岛类:以海滨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滨海基岩、岬角、沙滩、滩涂、泻湖和海岛岩礁等。海滨海岛类的风景名胜区是指海滨海岛风景资源占据了其风景资源的主体。这些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应沿海岸呈带状、环半岛状或成列岛状划分,如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我国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分布在海岸上,亦包括一定的海滨海岛风景资源,但其不具有风景资源的主体地位。对于这些类型的风景区不将其列入此类,如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7)特殊地貌类:以典型、特殊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火山熔岩、热田汽泉、沙漠碛滩、蚀余景观、地质珍迹、草原、隔壁等。
(8)城市风景类:指位于城市边缘,兼有城市公园绿地日常休闲、娱乐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其部分区域可能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9)生物景观类:以特色生物景观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作为风景旅游资源的生物则主要是指的植被—覆盖山体的森林、树木、花草,及栖息于其间的动物和微生物。在山、水、天象、生物四大要素组成的自然景观画卷中,大地是主要的形象骨架,树木花草是“衣裳”,各种动物则是天地灵气的精华。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和天象等均属非生命物质构成的景观,虽有静有动,但多属以地球内、外力为表现形式的自然演替过程,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才使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灵气,成为了一种充满了生机的千变万化的景观综合体。各种气候和地理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使景观发生着既有规律又奇妙的变化,给人以多种形象的、直观的、多变的观赏美感。动物更是风景动感的载体,成千上万只兽类、鸟类、蜂、蝶、奔走或飞翔、鸣叫于浓密的森林和起伏的原野之间,鱼、虾、两栖动物游弋或跳跃于波光粼粼的水中、田边,把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变成了热闹非凡、生机盎然的灵动世界。因此,一切有观赏意义的风景生物都是装点河山、造景育景、最富灵动美的自然要素。生物景观是中国的风景名胜区设立的一大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和价值之一;风景名胜区的设立、又为生物景观的培育和保护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风景名胜区的设立和管理,在保护森林和珍惜濒危动植物、防治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向往,生物景观正在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为大背景舞台,以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片林或珍奇树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惜动植物群落景观为景点,形成了生物景观类风景名胜区。以西双版纳、蜀南竹海、四姑娘山为典型。
(10)壁画石窟类:以古代石窟造像、壁画、岩画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我国石窟风景多起源于北魏之前,随佛教的东传而来。在历史的发展中,石窟寺院逐渐发展成融建筑、雕刻和壁画的综合体。我国石窟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石窟和古壁画一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石窟的历代造像、石刻、绘画、书法、装饰图案表现出的佛教、建筑、音乐、民俗、雕塑、绘画、医药、文化交流等内容,代表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11)纪念地类:以名人故居、军事遗址、遗迹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其历史特征、设施遗存和环境。
(12)陵寝类:以帝王、名人陵寝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包括陵区的地上、地下文物和文化遗存,以及陵区的环境。此处的“陵寝”特指帝王、皇帝和名人的陵地。以上述陵寝为主要资源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西夏王陵、十三陵、临潼骊山、钟山等风景名胜区。但“三皇五帝”的陵地被列入“圣地类”,比如,黄帝陵不在此列。
(13)民俗风情类:以特色传统民居、民俗风情和特色物产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园林区。
(14)其他类:未包括在上述类别中的风景名胜区。
表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类

参考文献:
[1]骆东华,伍俊东,汪妟.风景名胜区25周年精华版(上)[J/CD].《风景名胜》:电子版,  2007,(9).
[2]杨赉丽,201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3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4:278
[3]唐晓岚,2015.风景名胜区规划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4]张国强,贾建忠,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早生,中国风景名胜区,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魏明,陈战,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论文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论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