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造价 » 正文

城市疮痍如何变身生态绿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08  

  2016年唐山世园会,一座建设在采煤沉降地上的公园惊艳了四面八方的来客。这早已不是孤例。近些年来,利用举办大型活动的契机,治理垃圾场等城市“疮痍”,使其变身“绿肺”的做法颇为流行。废旧矿场如何改造?生态“毒地”怎样修复?建设好的公园又将如何持续发挥其生态价值?

  唐山世园会

  ——见证由“深黑”到“新绿”的转变

  荒无人烟、“不可开发”的采煤沉降地,过去是这座城市的伤疤,如今却变为绿意盎然的公园。唐山如何完成这一巨大转变?

  河北省唐山市,一座拥有13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的城市,目前正举办当地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重大国际性展会——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

  漫步园中,花雕、花海、花香是基调,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居民生活垃圾的倾倒场,更让人难以相信世园会举办地南湖公园,竟脱胎于唐山的一块“工业伤疤”——荒芜废弃的采煤沉降地。

  世园会执委办副主任薛绍江介绍,“因为曾是采煤沉降区,这里并不适宜居住,更不允许建高楼。要想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就要对这块土地进行改造。”

  改造过程殊为不易,工程量巨大,耗时更是漫长。最初的改造工程始于1996年,唐山市提出“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战略方针,大刀阔斧开始了修复工程。

  1997年初,唐山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生态绿化工程,规划将此处建为集游憩观赏和水上活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公园。

  2007年,唐山市决定将南湖核心区与周边区域连成一片,构筑91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态城,并一举攻克了防止水渗漏等诸多难题,从而打破了采煤沉降区不能开发和利用的禁锢。

  2008年,大南湖扩湖工程正式开工,陆续拆除了养猪场、鸡棚、牛圈,小废品站、小酸洗厂、小轧钢厂等违规建筑,搬走了800万立方米粉煤灰、350万立方米煤矸石,清运了800万立方米垃圾。

  2009年5月1日,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大大小小的沉陷坑整合成了11.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粉煤灰排放场建成了6.2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

  目前,这里生长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达到了20余科40余种,各种动物、鱼类30余种,保持了湿地系统的完整。经城市湿地保护专家鉴定,南部采沉区具有次生湿地特点,对于涵养城市水源、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城市湿地的研究有科学价值。

  “世园会成功申办,我们赢在南湖。”唐山世园会筹委会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解桂林告诉记者,作为我国第一个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地市级城市,唐山的申办亮点就在于利用采煤沉降地,不占用一分耕地。

  唐山世园会将“时尚园艺、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都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渗透到公园的每一寸土地上。如对采煤废弃物堆积起的煤矸石山进行改造、整形,再实施山体绿化和花草种植,建成溪水、桥梁、码头、雕塑、亭子、长廊、山谷等多处园艺景观。

  其实,这种城市“疮疤”变身“绿肺”的“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在唐山世园会并不少见——与凤凰台相望的龙山前身也是垃圾山。

  “唐山植物园位于南湖公园南侧,原本粉煤灰及废墟遍布,土壤条件极差。但通过采取表土转换、化学改良等措施改善土壤条件后,在适应的地段引种植物,形成了现在的唐山植物园。”世园会执委办副主任薛绍江说。

  过去,在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工业城市,钢铁、煤炭是推动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历史积弊。唐山市市长丁绣峰说,转型升级是唐山躲不开、绕不过的历史关口,是走出低谷、重振雄风的唯一出路。

  现在,唐山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低碳转型”:压减工业产能,在推进钢铁、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基础上,致力于发展新兴替代产业。

  化腐朽为神奇,变劣势为优势。唐山世园会讲述的是一个资源型城市华丽变身的传奇,并向世界展示唐山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

  “因碳而兴、因碳而困、因碳而变”,唐山市以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实现生态修复、资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传递环保意识,传播低碳科普知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呼吁低碳转型发展。

 
 
[ 工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