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绵城市,是修复水生态、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的有效举措。正在展示的江苏省第九届园博会,就建成了苏州首个生态海绵公园,集中呈现了未来城市将具备的各种海绵功能。
记者黄冠华:“我现在是在园博园13个城市展园中的南通园,今天上午这里刚下过一场大雨,但是现在大家在镜头里可以看到,整个路面还是保持得十分干爽,感觉不到一丝积水,这个奥秘就在于,这个路面采用的是一种“透水铺装”的海绵技术。”
园博园讲解员郁丽萍:“在原有的土层上夹杂了其他不同的土层,你比如说有石块、砂石等,简单来说就是下大雨的时候,雨水渗透进去,然后到了干旱缺水的时候,在里面的水又会渗透上来,是一个生态环保的理念。”
不仅在铺装工艺上大胆创新,在道路两边,也没有常见的下水井盖,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集雨型生态边沟,利用水流重力收集、输送雨水。另外,园内这片下沉式绿地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雨水花园”,通过特殊的构造,下雨时存储的水量,可在少雨季节满足周边植被浇灌所需。更有意思的是,园博园还把绿地、花园种到了房顶上。
苏州市吴中区园博工作局副局长庄勤华:“我们现在就是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楼顶上,这个就是我们海绵技术,在我们本次园博会运用的就是“绿色屋顶”这一概念。
通过在屋顶上种植植物,可吸纳更多的降水,减轻建筑下水道和水处理系统的负担,同时房屋夏天更凉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游客:“新型城市绿地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建一下,对保护水资源会有一些好处的吧。”
本届园博会共实践了10项海绵城市技术,每年可利用水资源量达79万立方米,不仅可以满足自身浇洒需求,还可对外提供水资源39.4万立方米,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可达27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