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入一年一度的飞絮季节。北京市正在使用多种方案治疗杨柳飞絮,在各项园林绿化工程中,已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从源头上治理杨柳飞絮问题。预计到2020年,杨柳飞絮现象将有明显改善。北京市园林局4月11日表示,杨柳树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乡土树种,更是北京的绿化功臣,本市不会大规模砍伐雌性杨柳树。
回应
杨柳飞絮属自然现象
“飞絮是杨树、柳树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王小平介绍,杨树和柳树是雌雄异株植物,产生飞絮的是雌株,其实是种子的附属物。飞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在北京,杨柳飞絮一般发生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园林绿化普查结果显示,到2015年,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共计有雌株杨柳树200万株,占园林绿化乔木总量3700万株的5.4%。目前,全市雌性杨柳树已建档管理。
王小平介绍说,正在飞絮的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我国尚处于温饱阶段,城市绿化处于起步阶段,能用的树种很少,主要以杨柳为主。它们是北京的乡土树种,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省水,养护成本低,因此广泛种植。我们常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杨柳依依’,正是北京城市绿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和表现。”王小平说,虽然,当时也考虑到飞絮问题,但因树种有限、经济投入低,苗圃育苗水平不强等,混杂种植了部分雌株,随着栽植数量和年限增加,飞絮问题逐步显现。另外,当时城市人口少,高层建筑少,有利于飞絮迅速扩散,问题并不明显。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和高大建筑密集,飞絮问题就凸显了。
杨柳是北京绿化功臣
很多市民都不知道,中国是杨树和柳树的起源中心,原产于中国的杨树有53种,占世界杨树种类的50%以上,其中中国特有种35种。原产于中国的柳树有257种,约占世界柳树种类的50%左右,其中179种为中国特有种。杨树和柳树是我国最主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应用历史。
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处长杨志华表示,“我们必须替杨柳树说句公道话,它是北京乡土树种,也是北京城市绿化的大功臣,园林部门绝不会因为治理飞絮,短期内砍掉大量的雌株杨柳树。”
他介绍说,杨柳树景观生态功能突出。“像柳树,每年发芽最早,落叶最晚,是北京城镇绿化中绿期最长的树种;杨树高大笔直,通常能长到二三十米,是城市绿化中不可缺少的背景色。如果市民觉得北京的公园和街道很美的话,那其中的杨柳树就功不可没。”
“杨柳垂金”的美景是我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却是,杨柳树有着强大的固碳滞尘功能:一株成年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成年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这些正当壮年的杨柳树如果被大量砍伐,势必会引起城市环境质量和绿地景观的下降,造成更为严重的生态损失。”杨志华提醒说,飞絮治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杨柳树生长寿命周期内,采取逐步过渡和更新的办法,这是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和过程。所以,短期内杨柳树种植密集的区域仍会有一定的‘飞絮’危害——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20多天的飞絮,就否定365天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