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施工技术 » 正文

滇朴腐朽病的防治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2  
1 症状与危害 该病发生在滇朴的根、干、枝上,病原菌自倾斜下方的伤口侵入,先从根系侵入,继尔向地上部分的干部扩散,在外表皮
      1 症状与危害
      该病发生在滇朴的根、干、枝上,病原菌自倾斜下方的伤口侵入,先从根系侵入,继尔向地上部分的干部扩散,在外表皮层与内表皮层之间形成一层石膏似的、乳白色的膜状菌丝体,将外表皮层与内表皮层分隔,使很薄的外表皮层轻易剥离;在观察中发现有松鼠用前脚剥去发病的滇朴树干外表皮层,啃食附着于内表皮层上石膏似的乳白色膜状菌丝体。发病后期,树皮剥落、腐烂,木质部呈干枯状,灰褐色,最后病部下陷,形成溃疡,呈长条窝状腐朽,直至整株滇朴死亡。
      2 病原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乳白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cremea (Bres) Sacc et Syd.引起。
      3 发病特点
      滇朴腐朽病与立地条件、干旱、土壤瘠薄、气温、抚育管理粗放等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干旱的年份,生长在悬崖、干旱的地方易发此病。该病原危害滇朴属首次发现,国内未见报道。该病害的发生随着温度的升高、干旱的加剧、树龄的增长而发病加重。病害多从滇朴根部、枝干基部背荫面开始发生,使树势生长显著衰退,枝叶稀疏,叶片发黄,继之落叶,春季发叶迟缓或不发叶,最后枝干枯死。发病率一般在3—5%,并1—2年枯萎死亡。病菌以菌丝体和担子果进行越冬,自倾斜下方的伤口侵入,向上蔓延侵染枝、干;向下蔓延侵染根系,初期只见到树皮稍变色下陷,约于8月后产生白色平贴的担子果。
      4 滇朴腐朽病的防治实验及药物筛选                                                          
      通过药效试验结果比较,注射树干、包干防治滇朴腐朽病最好的药物依次是:急救回生丹加68%金雷加水按1:1:50的浓度;急救回生丹加68%金雷加水1:1:80的浓度;云大120植物生长激素50倍液;云大120植物生长激素100倍液。
通过药效试验结果比较,根部浇灌防治滇朴腐朽病最好的药物依次是:58%的雷多米尔加64%杀毒矾800倍液;58%的雷多米尔加64%杀毒矾900倍液;8%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加50%扑海因800倍液;8%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加50%扑海因900倍液。
通过药效试验结果比较,枝、干、叶喷雾防治滇朴腐朽病最好的药物依次是:70%甲基托布津加64%杀毒矾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加64%杀毒矾800倍液;石硫合剂波美2度;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 滇朴腐朽病的防治技术
      园林、园艺技术防治措施
      1、 根据滇朴的习性,适地适树。在悬崖边土壤瘠薄、干旱的地方选种其他抗性强的树种。
      2 、加强滇朴的抚育管理,改良土壤、适当施肥、增强滇朴树势。干旱季节(冬季和早春)特别是遭遇持续、持久的旱情时,要及时、适量地对滇朴进行浇水管理。
      3、 避免树干造成伤口,可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伤口、机械损伤后乳白隔孢伏革菌容易侵入,日常管理中避免伤口和机械损伤,以防病菌入侵。
      4 、冬季和早春修剪带有病菌的枝干、病株集中销毁,可以减少侵染源,减轻滇朴腐朽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对滇朴腐朽病进行控制,它具有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是一种重要的有效防治措施。
      1、滇朴腐朽病“防重于治”,晚秋、冬季和早春分别用石硫合剂波美2度、石硫合剂波美3度、石硫合剂波美1度普遍对滇朴进行喷雾3次预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预防效果。
      2、急救回生丹加68%金雷加水按1:1:50比例的上部溶液用来注射树干,云大120生长激素50倍液注射树干,急救回生丹加68%金雷加水按1:1:50比例的沉淀物用来包扎发病树干。
      3、用58%的雷多米尔加64%杀毒矾800倍液、8%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加50%扑海因800倍液根部浇灌。
      4、用70%甲基托布津加64%杀毒矾700倍液;石硫合剂波美2度;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枝、干、叶喷雾防治。
      6 结论
      通过一系列的防治,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使昆明圆通动物园的滇朴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工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