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造价 » 正文

北京大力修复水生态 千亿投资加速水务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6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城市发展的希望。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和防汛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北京如何确保水源安全、水环境安全、防洪安全?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了10余个加快水务发展的政策文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翻一番。

  在政策和投资的双重支撑下,北京市在水源保护、中小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北京的新期待。

  保水源:建成285条生态清洁小流域

  创新点:构筑“三道防线”,变下游治理为从源头上治理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自然降雨条件的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矛盾。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使得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形势的变化逼迫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北京市水务局副巡视员张世清表示。

  长期以来,国家对河道治理抓大放小,以大江大河、主干支流治理为主,而对农村小水系重视不够。为确保城市水源地安全,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构筑“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

  第一道防线是生态修复,即在远山、深山及人烟稀少地区,实行全面封禁,实施生态移民,充分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实现自然保水;第二道防线是生态治理,即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坡脚等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和节水灌溉,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在村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防治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第三道防线是生态保护,即以河道、湖库周边为重点,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维系河道及湖库周边生态系统,净化水质,美化环境。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理念,北京变下游治理为从源头上治理,采取21项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截至2014年底,全市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85条,水质达到饮用水源标准。

  密云水库是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密云县水务局局长王如新介绍,按照构筑三道防线的理念,密云累计投入资金近6.89亿元,先后实施了荆子峪、苍术会等小流域治理工程,累计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9条,使密云水库水质始终保持Ⅱ类标准。

  地下水也是北京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北京市发布了《地下水保护与污染防控行动方案》,通过封填废弃机井、截污导污等措施切断污染传输途径。2014年底全市已封填废弃机井1600余眼,治理非正规垃圾填埋场77处,规范规模化养殖场113处。

 
 
[ 工程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工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