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罕见的世界自然遗产杨家界峰墙。)
“张家界地貌天造地设、美不胜收,生态绿色、得天独厚的遗产资源保护完好,更令人心驰神往。”这是10月12日,来自非洲的文化交流考察团在游览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区后发出的感慨。
这些年来,武陵源区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本着“申遗的成功就是护遗的开始”的理念和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走出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自然遗产与“绿色低碳”的相互成全。在今年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湖南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决议顺利获得大会审议通过,履行《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义务也获得肯定。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位于湖南西北部的张家界市境内,总面积390.8平方公里,其中世界遗产地核心区264平方公里,缓冲区126.8平方公里。1992年12月7日,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为较好维护武陵源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武陵源区先后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包括对遗产地内违规建设影响视觉景观的酒店、宾馆和居民点进行了拆迁。从1999年到2001年,分两期拆除了核心景区内接待设施124家,搬迁常住居民546户1791人,拆除面积达19.1万平方米。目前,武陵源区正在组织启动景区第三期移民大拆迁,第一批计划投入9亿余元,对核心景区现有的1530名世居居民进行移民搬迁,对10万m2的建(构)筑物实施拆除,恢复自然生态,保护遗产自然环境。
武陵源区还禁止在遗产地内开展任何有损石英砂岩峰林景观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建设和商业活动;采用内部机动车环保交通,限制外来机动车进入;将游客数量和规模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范围之内;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监管以及加强溶洞环境的保护等等。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宣传,扩大了生物多样化保护范围,绝对保护濒危物种及栖息地,严格保护自然植被。目前,武陵源遗产地石英砂岩峰林、石柱、喀斯特景观、峡谷、物种、植被、生态以及其他对武陵源美学价值具有贡献的所有元素都得到严格保护和监测。
保护遗产,依法依规。武陵源建立健全严格的遗产保护性法规措施,编制实施了《武陵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出台了《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加强了环保执法能力。通过近10年来的大气、水体的监测结果显示,武陵源遗产地水污染、大气污染问题已经解决,商业化、城镇化等对遗产地的威胁也基本消除。先后投资1.2亿元建设了锣鼓塔、索溪峪污水处理厂,使污水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2005年以来,金鞭溪、水绕四门两个断面的地表水水质都达到国家Ⅰ类标准,全区饮用水源水质均达Ⅰ类水质,水质达标率100%。目前,武陵源城区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88.19公顷、104.62公顷、28.94公顷,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比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分别超出7.46%、11.28%、5.58平方米。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3%,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8%,景区空气质量全年保持优良,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保持优良天数达到了350天以上。
在保护遗产的过程中,武陵源还着力加强地质地貌研究。2010年,在张家界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被国际学术界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地貌。2011年,公园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建的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中心挂牌,开展了“张家界公园自然灾害防御研究与应用项目”。同时,还建立了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及一套完整保护自然遗产的监测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遗产保护水平,武陵源还组建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建立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城市发展和遗产地保护的行政管理体制。并在人才培养、公众教育、遗产保护方面“加力”。特别是将《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内容。通过大力度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区形成了浓厚的遗产保护氛围。
随着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走进武陵源体验自然遗产游,欣赏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地貌的神奇魅力。2011年以来,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接待量每年超过了300万人,实现了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