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遗产 » 正文

中外专家集聚聊城 为运河遗产保护利用“传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01  
24日,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山东大学、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承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运河文

24日,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山东大学、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承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卫星会议之一的运河文化与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市隆重举行。

今天上午,来自中外的8位历史学界专家学者分别发言,就运河文化、运河发展、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运河文化学的学术价值等议题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南澳洲历史局局长、文化遗产专家安德森女士发言主题为《历史遗迹、历史学家和数字历史:为过去创造虚拟未来》,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她提出用数字虚拟旅游来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景点,说明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址未来保护的贡献,主张计算机在文化遗产的旅游中应得到充分的利用。

"数字历史为历史学家和其他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他更多用于单方交流,为学者旅游或其他文化形式提供便利的途径。但未来我们会用web2技术与社区进行交流,分享记忆资料,建立社区档案。"安德烈女士说。

接下来,美国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历史系教授袁清发言主题为《十八世纪运河对临清和曼彻斯特的商业发展:一个中西经验的对比》,弗林德斯大学考古系教授、世界考古学会会长史密斯女士演讲内容为《恐怖主义下的世界遗产保护:运河个案》。

此外,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解读《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扬州段为例》,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煊讲解《江南运河之两浙古运河》,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联络委员会著名文化专家黄泰康发表演讲《中国运河与国家命运:过去、现在与未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熙惟发言主题为《运河文化学刍议》,以及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吴欣讲述《大运河利用与保护的历史维度》。

会议结束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阮云星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王英华分别对8为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和评论。

各位专家纷纷出言献策,发挥自身研究领域的特长,为运河文化遗产的发展、保护、利用等留下了宝贵建议。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