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对蕴含着逐渐消失的乡愁和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如何持续性地进行有效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传统村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是保存着中华文明的一份集体记忆。山西是传统村落典型省份,已统计的有3000多个传统村落。但是,从山西调研的情况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面临逐步瓦解和消失的危险。
逐渐走向衰败的传统村落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致使传统村落大量衰落、消失。主要表现为三个矛盾:
一是人居需求与现实困境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落的生活格局远远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要。加上农村家庭人口的增长和宅基地的限制,绝大多数传统村落都存在“拆旧建新”“插花混建”的现象。另外,随着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商业利用日渐被人们重视,但在如何处理保护利用与原住民之间关系的问题上,选项较多,例如为开发旅游出让经营权的同时,动员村民整体搬迁,对传统村落文化遗存是致命的打击。
二是建筑体自然衰败与缺乏维修保护的矛盾。建筑体衰败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国传统村落大多是砖木结构,房屋寿命期较短,现在这些村落建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受自然风雨的侵蚀,已经到了严重的自然衰败期。当然,有人居住稍进行修缮的,建筑寿命会被延长。但如果不能进行有效保护,那么自然消亡是必然的。在对传统建筑实施抢救式保护之后,受经济条件制约实施常态维护较为困难。
三是居住民大量外流与活体人文传承的矛盾。随着居住民大量流向城市和社会文化意识的变化,村落非物质性传统文化逐渐遗失。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渐变淡乃至消失。同时,物质性传统文化也遭受了冲击,许多建筑上的一些标志性元素,以及村庄重要生活场所中的一些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由于人为破坏形成了严重的损失,比如建筑构件、农耕文化时期一些生活生产方式遗留下来的物件如拴马桩、影壁等,它们本身不可移动,既是建筑构件又是建筑体配置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