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每年世遗大会的主要议题——审批新遗产地、更新《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世界遗产?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上到底有多少处世界遗产?《世界濒危遗产名录》又包括哪些地方?为什么“申遗”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方如此火爆?
世遗大会的全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今年的第39届世遗大会6月28日晚在德国波恩开幕,将于7月8日闭幕。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极端组织破坏是本次大会的焦点。UNESCO总干事博科娃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对世界遗产的破坏是人道主义危机和安全危机关键的一部分,保护世界遗产与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
世界遗产是指被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的世界遗产,根据形态和性质,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1972年11月16日,UNESCO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1975年,该公约正式生效。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1月,由21名成员组成,负责该公约的实施。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决定哪些遗产可以录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1977年,首届世遗大会在巴黎举行,开始评审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地质和生物结构的自然面貌、濒危动植物生态区和天然名胜。
1992年,UNESCO在巴黎正式设立了世界遗产中心,即“公约执行秘书处”。该中心协助缔约国具体执行公约,对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建议,执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决定。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1992年在美国圣菲召开的第16届世遗大会提出,把“文化景观遗产”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同一年,UNESCO启动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也叫作“世界记忆工程”或者“世界记忆名录”)。1998年,UNESCO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以便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创造力。
截至目前,UNESCO《世界遗产名录》上共收录有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遗产1007处,包括799处文化遗产、197处自然遗产以及31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国拥有47处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33项,自然遗产1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50处),居世界第二。
自1979年UNESCO公布第一处濒危遗产之后,这份濒危遗产名单不断加长。目前《世界濒危遗产名录》上共列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46处遗产。从地区上看,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濒危遗产地最多,分别是17处和13处;亚太和欧美最少,分别有4处和5处。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吸引更多游客,并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每年的世遗大会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本次世遗大会将审议38个申遗项目,其中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3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项。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项目已提交本次大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