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遗产 » 正文

评论:世界遗产,别一入选就忙开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0  

  日前,在德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8项,稳居世界第2位。

  中国是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自然和文化遗产都具有全球价值,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价值就获得了“全球认证”,相关的旅游区就有望成为世界级的名胜。适当开发利用世界遗产的优势资源去发展旅游经济,这是世界遗产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做法。国内外游客的纷至沓来,能够使世界遗产的精神内涵得到更广泛传播。同时,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使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获得更好的外部环境。此次联合申报的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和贵州遵义海龙屯,是“土司”的行政与生活中心聚落遗存。相对而言,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比较滞后。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利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如果通过发展旅游业,改善当地的经济社会面貌,对于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首先是保护那些珍贵的、具有全球价值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通过挖掘研究,使蕴含其中的珍贵价值得到传播和传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服务。发展旅游业,挖掘世界遗产的商业价值,都不能损害这个首要目的。也就是说,对于宝贵的世界遗产,既要开发,更要保护。然而,在商业开发上,大多数地方都不遗余力,但在保护工作上,有些地方的做法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开发过度、保护不够的局面。个别世界遗产项目还因为过度商业开发破坏文物价值,被相关组织“黄牌警告”。

  申报世界遗产,从一开始就要摆正心态,着眼于世界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此次“土司遗址”申报,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历史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生产力水平和管理体系,了解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更重要的是,土司遗址展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这些遗址都具有宝贵的价值。

  然而,与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相比较,一些人对于土司遗址蕴含的商业价值以及市场开发前景显然抱有更为浓厚的兴趣。但问题在于,土司遗址是发掘出来的土遗址,非常脆弱,不易保护。申遗成功之后,立即大干快上,吸引大批游客来发展旅游业并不现实。如果没有严格的监测管理,那么巨大的游客规模、过度的商业开发,将不可避免地破坏遗址原貌,甚至有可能加快遗址的实物的消失。这样的后果,无疑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初衷背道而驰。

  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代表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对于这些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加强保护、适度开发,有助于为人类文明守住根基、增添财富。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