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遗产 » 正文

陕西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保护世界遗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2  

  ——解读大遗址保护“五大模式”

  李长春同志的文章,无疑是对陕西省文物局提出的大遗址保护工作“四个结合”理念的最佳肯定。

  这“四个结合”被概括为大遗址保护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当地城乡建设、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经过十几年艰难的探索和总结,陕西省文物局提出,必须探索和研究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新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使当地政府和群众从大遗址保护中受益,把大遗址保护工作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大体制中,纳入到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层面上来,从而调动和激发全社会保护大遗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大遗址保护工作富有生命力,具有号召力,使大遗址的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事实上,“四个结合”是文物保护的实践创新。在这样的新理念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大遗址的具体实际,陕西探索出不同类型大遗址保护的五种资本运作模式。实践证明:大遗址保护完全能够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惠及广大民众;通过大遗址保护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加强大遗址保护;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现了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多赢”。

  一、“国家公园模式”

  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代表,由国家投入资金用于大遗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这种保护模式主要可以用于城市近郊区的大遗址保护项目,通过国家的初始资金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近郊区大遗址保护资金不足、缺乏投资吸引力的困境,同时可以通过后期的运营收入逐年收回投入资金。

  采访手记: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史称“丽山园”,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巨大、埋藏相当丰富的一座大型陵园,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园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陵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始皇陵发现的众多遗迹和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而对于秦陵的保护,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曾用了“不计成本”这个字眼。因为现在的秦陵已经彻底转变了性质,收门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建设秦陵,进入良性循环。目前对遗址公园的投入已经近6亿元,而其中大部分由兵马俑博物馆出资,最终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一座帝王陵、一个世界遗产被保护了。

  这个世界遗产的保护被省文物局局长赵荣总结为:国家公园模式。所谓国家公园模式就是由国家财政投入景区的管理与维护,以使景区能专心做好自然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而不用通过提高门票价格等方式赢利。在秦始皇陵遗址公园的建设中,紧密结合临潼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将秦始皇陵园遗址外城以内2.13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征用用于遗址保护:拆迁安置遗址区26家企事业单位和1007户群众,拆除遗址区内各类建筑物48万平方米;对遗址区实施了全面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使遗址区绿化面积达到了90%以上;实施了遗址区参观道路、水电管线、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工程;对遗址区进行了全面考古勘探,进一步摸清了陵园地下文物埋藏情况;对遗址采取了有效保护措施,建立了完善的参观导览系统。同时,在遗址区域以外专门征用900多亩土地,用来建设移民安置区。安置区统一建设高标准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了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大大改善了搬迁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退耕还林模式”

  以汉杜陵遗址公园为代表。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各项优惠政策,使用国家退耕还林的生活补助经费保障遗址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引导遗址区内群众将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遗址区内发展高效经济林木和花卉产业,既绿化美化了遗址区整体环境,又减少了群众农业生产对遗址的破坏,还保障和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采访手记:杜陵是汉中兴皇帝——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今西安市东南角。这里在西汉属上林苑鸿固原的最高处,风景优美,南望终南,名山如屏,北眺京师,宫观似锦,东临河白鹿原,西傍秦宜春下苑。汉杜陵邑修建以后,那些“随帝”徙居杜陵的官宦豪富也在此“落叶生根”,如御史大夫张汤、大司马张安世、位列九卿的张延寿等,杜陵邑成为达官显贵在京师长安之外的另一个政治舞台,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繁华热闹。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使杜陵遗址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然而在2001年以前,由于受文物保护理念固有思维定势的制约与影响,既没有对遗址本体施以任何行之有效的保护手段,又没有对遗址的空间区域和周边环境进行生态式的美化、绿化,使得遗址本身不断遭到损毁,周边环境不断恶化,整体遗址区形成了西安版图上的“洼地”和“塌陷区”。

  2001年开始,为有效保护杜陵遗址,政府开始以杜陵遗址自身特性为基础,以遗址保护的真实性、遗址展示的可塑性、生态建设的景观性、产业项目的文化性、村镇建设的地域性、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和区域经济增长的明显性为要求,以展示和体验汉代风俗文化、文明为主题,以遗址环境保护、生态景观建设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手段,以多元主体和谐参与为保障,以实现杜陵遗址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思路,几年时间里,形成了千亩示范生态园、千亩银杏林、千亩柿子林等。通过以上举措,一方面有效防止了遗址区的水土流失,昔日光秃的塬坡变得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另一方面,杜陵遗址区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生产上达到了旱涝保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此种思路和举措被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赞誉为“杜陵模式”。

  园林绿地、城市森林与古文化遗址相结合是杜陵遗址保护模式的主要特征,也是西安城市景观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景观系统、城市森林与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众多的绿色休闲空间,更重要的是更好地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本体和历史环境风貌。杜陵以其独特的生态优势、居住优势在未来西安城市景观系统中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