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外游客休闲避暑、养生度假的目的地。黑龙江北极村国家森林公园、浙江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从北疆平原到南国水乡,从西部戈壁到东海之滨,一个个森林公园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森林公园建设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森林景观资源保护、森林生态文化传承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国森林旅游发展成效如何?怎样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实现资源永续发展?
绿色理念:从“卖木材”到“卖景观”
进入黑龙江伊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只见山势逶迤,绿水湍流。亭亭白桦,掩映其间,或高耸挺拔,或旁出斜逸,郁郁葱葱,令人叹为观止。
风吹涛起,顿生雅韵。微风过处,洗心涤骨。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素有“北方九寨沟”之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这里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不仅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次生林,林下还分布有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鄂伦春族留下的渔猎遗迹也为风景区增光添色。
跟随着大自然的美景追溯向前,198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成立,开启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的新纪元。
30多年来,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旅游胜地张家界,已从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林场,成为世界著名风景旅游区。我国的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事业也一路高歌猛进。
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3234处,比“十一五”末增加651处,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1801.71万公顷,比“十一五”末增加124.1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比例由1.75%上升至1.88%。
“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加速推进,与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超介绍,近年来,森林公园在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肯定,森林公园建设也实现了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的根本转变。
走在绿色发展之路上,人们渐渐意识到,一味从大自然索取的方式不可持续,在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时,更要懂得放弃和选择。
“以前,人们把红树林当木柴用,毁林造池搞养殖。后来知道了红树林的生态作用,大家都把它当作宝,尽力保护。”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塘美村书记周朝龙回忆道,过去,大家都依靠在红树林里赶小海,抓泥蚶、青蟹等海鲜谋生,甚至把红树林砍去当柴火烧饭,也有人毁林造池搞养殖,对红树林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现在,保护红树林的观念在当地已经深入人心,往昔的红树林又恢复了生机蓬勃的原貌。
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追求。“多年的实践证明,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生态与产业的最佳途径之一,更是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国民生态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杨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