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外名胜 » 正文

追溯首座海外中式园林的诞生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5  

华人携手建起首座海外中国园林

  宋庆龄临终前最牵挂的一件事是什么?你可能想不到,竟然是为远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座公园题字。

  1981年初,身患重病的宋庆龄找到好友马海德,请对方将自己的手卷“中山公园”转交给加拿大中山公园基金会。5年后,中山公园在温哥华市中心东部的唐人街落成。如今,中山公园内的逸园已经成为了中国最顶尖园林艺术的标志,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前往苏州园林档案馆查阅当年的建造档案,并跟随苏州园林档案馆工作人员,找到了当年坚持在温哥华建设中国园林的总设计师、公园基金会执行董事赛明思教授,听他讲述中国园林的海外诞生记。

  有人反对

  港台移民不支持

  唐人街建苏州园林


  人物介绍:赛明思博士,出生于美国纽约。曾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得中国历史地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江南明清地理及城市发展。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期间,发起、设计、建成了温哥华的中山公园,后返回美国纽约州锡拉丘斯大学任终身教授,专注于中国问题研究,出版《风景传》等著作。

  1979年,温哥华市政府启动唐人街治理项目,希望把唐人街台湾街区附近一处环境较差的空地,打造成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时任加拿大UBC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赛明思,成了这一项目的首席规划师及执行董事。

  当时38岁的赛明思,是中国历史地理专业江南明清地理方向的博士,对中国园林有深入的研究。赛明思认为,苏州园林最能代表中国顶尖的园林艺术,便提议邀请苏州工匠来温哥华建造一座原汁原味的中国园林。然而华人之间,却对这个建议有不同的看法。

  赛明思说,“当时的唐人街,台湾移民和大陆移民分别居住在南北两面,关系并不融洽。”台湾街区的许多商人向市政府投诉,反对大陆人和大陆的园林来到自己的地盘,更不愿意为大陆园林捐款。1979年底,赛明思设计的中国园林项目陷入停滞,一些来自台湾和香港的商人提议按照香港花园的模式,兴建一座游乐场。

  支持携手

  宋庆龄去世前,送来“中山公园”题字


  如何让苏州园林赢得全体华人的心?

  赛明思发现,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很尊重孙中山,如果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出面来支持,这个项目一定会获得多数人的支持,而且能为公园筹款带来巨大影响。

  赛明思回到纽约寻求帮助,他记起了好友、老乡马海德。马海德长期定居中国,而且认识许多中国高层,或许他愿意帮助自己和宋庆龄取得联系。

  1981年初,赛明思找到马海德,请他设法转告宋庆龄,温哥华有个纪念孙中山的中国园林项目,取名为“中山公园”,并按照孙中山的号“逸仙”为公园内的苏州园林取名“逸园”,希望得到宋庆龄的支持和题字。

  听到这里,马海德兴奋地告诉赛明思,“我就住在宋庆龄隔壁,我们是好朋友,我可以把你的情况告诉她。”有了马海德的承诺,赛明思便安心等待。不久,马海德方面传来了宋庆龄病重的消息,这让得到题字的希望变得渺茫。

  1981年5月,北京传来了宋庆龄过世的消息,题字一事似乎彻底无望了。然而,一个月后,赛明思所在的中山公园基金会,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份来自写着“中山公园”的手卷,手卷上宋庆龄的签名赫然在目。

  马海德向赛明思描述了宋庆龄题字的经过:在接到题字请求前,其实宋庆龄已经听说加拿大要建设中国传统园林的消息,宋庆龄高兴地告诉马海德,孙中山曾在温哥华有过非常愉快的回忆,公园为纪念孙中山而建,且包含第一个建在海外的苏式园林,很乐意题字。

  “宋庆龄很重视这次题字,酝酿了很久才写。”就在宋庆龄去世的前几天,她托人请马海德到家里,将已经写好的手卷交到了马海德手上,一遍一遍地叮嘱马海德,一定将手卷转交给加拿大的中山公园基金会。

  很快这份惊喜的到来在当地华人圈内成为瞩目的焦点,有了宋庆龄的亲笔题字,台湾派不再反对赛明思的计划,温哥华市长也积极支持起中国园林项目。

  不分大陆台湾,华人携手募款600万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值加拿大经济大萧条时期,温哥华市长一边支持赛明思的方案,一边明确表态:市政府只出地不出钱,建设所需大部分费用只能由项目组自己筹措。

  赛明思意识到,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那时我在大学里写书当教授,没有找人要钱的经验。而且,市政府请我设计、建造公园,应该给我钱。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必须找到钱,否则就无法把中国最完美的苏州园林建造出来。”

  唐人街中分布着众多华裔小商人,过去,台湾和大陆社团互不参与对方支持的活动。然而,这次听说要为中山公园募款,两派的社团罕见地走到一起,号召华人店铺捐款。尽管最后募集的经费数量在整个公园的经费中并不算多,但是却吸引了温哥华一些真正富商的关注。苏州园林档案馆保存的中山公园募款清单记录了从1981年中山公园动工到1986年完工前,募款活动一直在继续,截至公园竣工,总共收到各界捐款600多万加币。

  按照设计要求,中山公园大部分景观可就地取材,由当地建筑工人进行施工。唯独公园内的苏州园林,无论是材料还是工人,都无法在当地解决。1984年,获得了部分捐款的赛明思再次来到中国,以加方代表的身份,与苏州园林局签署了正式合同。

  由苏州园林局派遣50个木工、石匠到温哥华专门负责中山公园逸园和其他部分景观的建设,中方提供材料、构件,加工费以及施工费由加方承担,共计262万加元。

  50多名苏州专家,1年建成“网师园”

  1985年3月,由苏州设计师王祖新带队的52名中国园林艺术专家来到加拿大,受到了温哥华市政府的欢迎。当地的报纸大篇幅报道了中国园林专家到温哥华建造逸园的消息,各个华人社团争相宴请、慰问大陆同胞,让52名园艺专家倍感亲切,也多了一些使命感。

  逸园效仿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建造,对于建筑细部及装修的要求特别高。然而,许多中国传统园林的特殊工艺,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失传,更为园林建设增加了难度。50余位中国园艺专家除了下雨天,其余时间都在中山公园工地施工。从砖细到木工再到假山石作,每一道工序都按照苏州园林的标准严格把关。太湖的奇石、在中国加工好的楠木柱梁、雕花砖悉数被搬到温哥华工地,在逸园内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1986年5月,中山公园完成了全部施工,完全由中国园林专家建造的逸园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当地媒体无不为这座工艺精细、美轮美奂的园林赞叹。适逢1986年世博会在加拿大举办,加拿大世博会筹备委员会得知温哥华建成了一座真正的中国园林,立刻找到了赛明思,希望将园林作为世博会展示的一部分。由此,中山公园又从政府获得了130万加币的修缮资金。

  ■延伸阅读

  北美中国之窗怎么能卖给富商?

  中山公园在建成后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卑诗省省长比实纳称赞:“全卑诗省的人民都该感到光荣,许多工作人员和团体的贡献,让本省居民能享受到中国古典公园的奇妙。”

  温哥华市长发言认为:“中山古典公园将成为本市、本省一个主要的名胜,同时,也是华裔对温哥华文化贡献的永久纪念。温哥华市政府对参与中山公园建设感到荣幸。”一些投资者也关注起这座公园的巨大价值。

  赛明思博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1986年公园建成的消息传出后,曾有一位中国超级富商想要买逸园。我知道很多中国富商对私家园林的特殊情怀,但是我提议在温哥华中心建设苏州园林,是希望无法到中国的西方人透过园林去欣赏中国文化,我想这也是宋庆龄女士的心愿。因此,我不同意把逸园卖给个人。”

  1990年,中山公园已经成为了温哥华著名的旅游景点。为了表彰赛明思的杰出贡献,温哥华市长亲自向赛明思颁发了“市政府荣誉奖”,颁奖典礼上坐在他旁边的,正是李嘉诚先生。此时的李嘉诚不仅为赛明思的获奖鼓掌,更主动告诉赛明思:“你当年没有把逸园卖给私人是对的。”

  后来,赛明思从朋友口中了解到,李嘉诚从赛明思的坚持中看到了另外的商机。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山公园建成后,会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因此转而购买中山公园附近的土地和物业,因而也成就了温哥华的另一个中国故事。

  现在,中山公园已经成为北美的中国之窗。这里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场中国文化讲座和文艺演出,宣传着中国文化。不少学校也通过带学生参观公园,让孩子们认识中国。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