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景名胜区 » 正文

"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青海各界瞩目的焦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6  

  12月9日,从首都北京传来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国将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2月11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部署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工作。连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已成青海热词,从三江源头到湟水谷地,从昆仑山下到黄河岸边,三江源再次成为我省各界群众瞩目的焦点。

  从自然保护区到国家公园

  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是三江源地区迎来的又一重大机遇。在三江源地区39.5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等,它们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作为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作为中国与东南亚的江河之源、数亿人口的生命之源、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三江源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在三江源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意义非凡,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将会是一张闪耀中国、乃至世界的名片。

  青海,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为了美丽中国的明天,为了三江源的未来,从2005年起,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我省集全省之智、聚全省之力,启动投资75亿元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这项人类史上的巨大生态工程,涉及我省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面积36.3万平方千米,史无前例。

  10年的艰辛付出,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初战告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草地和湿地面积增加,荒漠化趋势出现初步逆转;草地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草畜矛盾有所减轻;水源涵养功能提高,水资源总量增加;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提高。

  为巩固一期生态工程,从2014年1月开始,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治理范围从15.23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长远目标。

  今年6月中旬,省环境保护厅发布我省生态环境十年(2000年至2010年)变化遥感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十年来,我省生态总体趋势向好,其中,三江源生态工程实施以来,随着生态移民、退牧还草、人工增雨、鼠害防治、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水体与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结构和质量改善,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生存和栖息环境逐渐恢复,同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减少,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生态是省委、省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多年的生态保护,换来的是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增强、植被恢复进一步明显、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水草丰美的喜人景象。“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坚持保护优先,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从碧绿的草原到生命的湿地

  离开玛多县城,沿214国道向玉树进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湖泊和沼泽。放眼望去,星星点点、金光闪闪的湖泊如星辰散落大地,让人目不暇接。星星海,一个由四百多个大小湖泊形成的奇观,三江源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玛多县沙漠化土地防治项目的第一站。

  “这里曾是玛多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起风时,黄沙漫天,星星海瞬间被沙尘包围……”玛多县三江源办公室工作人员指着眼前的一片沙丘说。远望,一大片沙地被石方格沙障划分成了若干区域。近看,石方格内人工补种的披碱草在风中摇曳,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早些年,这里曾是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路过星星海时,你会看到柏油马路上满是流沙,那种场面让人恐惧。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柏油路洁净如洗,公路两旁以往移动的沙子凝固在绿草间。站在高处,俯瞰草原,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千湖美景”。

  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早年黄河断流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水晶般的湖面,与远处的草原相映成趣,融为一体。

  风沙小了,草原恢复了,湿地大面积增加。扎陵湖畔今非昔比,通过几年的防沙治沙,扎陵湖畔水草丰美,藏野驴又回到这片可爱的生活乐园。

  入冬后,在享有“黑颈鹤故乡”之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面上水鸟嬉戏,成群的黑颈鹤依旧依恋故土,不愿到千里之外的南方过冬。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黑颈鹤情系这片土地,主要是保护区这块湿地以及丰富的食物,为黑颈鹤提供了安逸的生活环境。每年成群的黑颈鹤到隆宝产蛋,直至孵化出小生命,它是保护区生物食物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海拔约4200米的玉树市隆宝镇草甸上一狭长地带,东西延伸25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面积1万公顷,是三江源区面积较大的一块湿地。因为湿地的存在,每年草原春暖花开的时候,黑颈鹤会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南方飞到高原,延续生命。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二期工程的相继实施,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区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千米,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千米。

 
 
[ 风景名胜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景名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