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建设 » 正文

北京城乡总体规划修改 初步确定各城区功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1  

  11月25日,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公布后,未来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如何优化,行政副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大城市病”如何解决等问题,均涉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订。

  昨日,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城乡[-3.08%资金研报]总体规划正在修改,将以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为原则,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同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已初步确定了各城区的功能定位。

  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在随后的执行中一方面造就了快速发展的北京,也带来了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中心城功能过度聚集、城市空间“摊大饼”的蔓延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

  11月24日至25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昨日,市规划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飞就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强化空间管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建设质量”和“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等方面,进行解读。

  王飞介绍,目前正在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成后将适时公布,但基本确定未来北京将打造为“一主、一副、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是中心城区”,王飞说,将着力保障和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优化发展,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积极推进功能重组;“一副”则是行政副中心(通州),重点承接北京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及相关服务部门的疏解转移,带动城市东部区域协同发展。

  王飞介绍,“两轴”为中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重点优化完善国家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外交职能布局,形成首都空间秩序的统领与功能组织的骨架。

  “多点”则是顺义、亦庄、大兴、昌平、房山、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门头沟10个新城和海淀山后、丰台河西、北京新机场地区3个重要城镇组团,有序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适宜功能的疏解,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带动所在区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