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建设 » 正文

重庆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合零为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22  

  智慧城市,即以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城市各个系统进行数据采集、互联互通、优化选择等智能化改造,将海量、无序的数据,转化为具有更强辨析决策能力、洞察发现能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信息资源,让城市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还能让城市更“聪明”。

  通俗地说,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我市南岸区和两江新区顺利入围。同年8月,永川、江北入围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今年上半年,住建部公布国家智慧城市第三批试点名单,渝中区也被列入其中。至此,我市已有5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家住南岸的谭大爷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让儿子在网上挂号,本来以为这样省时省力,但没想到先后在3家医院看病的他,每换一家医院就得再做一遍检查,既花钱又遭罪。“医院的信息就不能共享吗?”他十分不解。

  信息技术推广普及,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总体而言,这种便利还是点对点、单对单的,一旦涉及多个主体,问题便浮出水面。

  谭大爷的经历折射出老百姓对打造“智慧城市”的困惑。

  然而,未来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又如何实现真正的智慧?这绝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就能解决的!

  现状:

  碎片化服务个人体验多组织整合少

  市民张碧明认为自己每天都在畅享“智慧”生活:出门前,通过手机地图软件查看出行路况,选择最佳出行路线;购物时,付款不需要再掏现金或者刷卡,手机扫码就能完成支付;回到家,也不用拿钥匙,扫个指纹或者输个密码就能开门。

  “这的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绩,但这些碎片化的服务绝非智慧城市的全部内涵。”南岸区建委质监站站长梁小平说,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对现有城市的改造与升级,因此更高层面的社会组织形式才是其核心所在。真正的智慧城市至少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交通;二是带动相关产业升级;三是建设配套的信息基础设施;四是智能化的城市管理与服务;五是智能城市的运用使城市人的素质得到提高。

  看来,我们在智慧城市的认识和建设上,仅仅是刚刚起步。

  但从2013年开始建设以来,我市几个智慧城市试点区(开发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南岸突出商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在南坪商圈安装户外智能终端123台,实现核心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引导3000多家商户入驻平台实现信息化提升。

  江北则在智慧政务上发力,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信息资源集中共享,构筑了全天候在线的网上“政务超市”。

  两江新区根据自身开发区的特点,智慧城市建设更侧重于为经济产业服务,通过打造云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上下游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让企业更加精准、有效地寻找到商机。

  而永川则与腾讯签约,将通过微信、QQ、腾讯新闻、APP等产品,把永川的城市生活搬到网上,打造信息化先进区。

  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所能呈现出来的,依然是碎片式的个人体验,不外乎是网上订票、订餐、获取打折信息等内容,而交通组织、社区管理、公共管理等无一例外是“建设中”、“刚起步”或“无明显效果”。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