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广州离“自行车友好城市”还有多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7-10  

  自行车曾是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机动车逐渐取代自行车代步,私家小车普及。再后来,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道路堵塞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道难题。

  2014年年底,广州提出,将要在公交、地铁、出租车、水巴以及有轨电车这五套公共交通系统之外,恢复、重建交通慢行系统,增加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路,让市民可以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到达半小时之内能到达的目的地,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

  民间机构拜客广州用一年时间调研,《广州市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6月出炉,从通畅、便捷、安全、舒适和人性化五个角度,调研了海珠、荔湾、越秀和天河四个区共12条各级道路。结果显示,广州如今自行车出行比例比三十年前减少27%,仅为7%—8%。公共自行车不能通借通还、车道不连通、配套服务不足等成为广州自行车出行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

  自行车出行比例降至约8%

  广州80年代的黑白照中,阵容庞大的自行车熙熙攘攘过珠江的场景曾让世界震惊。广州曾经有良好的自行车骑行氛围,拜客《报告》中介绍,1984年广州的自行车出行比例是35%,但到《报告》调研之时,自行车出行比例降至7%-8%。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绿色出行倡导者阿冰在广州读大二,爱好骑着心爱自行车穿梭市区的大街小巷。她坦言,广州现在的自行车出行环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道路设置不合理,自行车服务不完善,“最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山地自行车不能上地铁,无法实行交通接驳;租用的公共自行车则保养欠佳,租还环节更是不便。走在路上,常常被汽车抢道,或者行人和自行车同道,安全度比较低。”然而阿冰仍身体力行坚持自行车出行。她最欣赏自行车绿色环保,不会给大气环境带来负担。

  《报告》显示,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比例中,老城区整体状况较好,新城区却不尽如人意。其中,荔湾区平均比例达到18%,越秀区9.1%,海珠区以7.2%排列第三。而最为现代化的天河区,自行车出行比例仅为4.3%。拜客广州的工作人员、调研负责人叶有果解释,“可以看到,城市路网越密集,自行车的使用率越高。”

  “事实上,从目前广州大力发展公交交通的背景来看,中心城区小汽车分担的道路交通量不多,但占用的道路资源较多,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自行车出行。然而自行车出行比例越来越少,制约着这种出行模式发展。”叶有果说。

  症结

  自行车道不畅影响骑行

  自行车出行比例越来越少,症结在于道路设施缺乏、停放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报告》分析,受调查区域的自行车道占道、被占用等问题普遍存在,且过街缺少自行车道标线。道路设施影响到骑行安全系数,尽管道路规划者十分注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隔离,但普遍缺少阻车桩,安全系数低;自行车道人性化设置不够,自行车与行人共用空间少,为了“赶路”,有的自行车骑上了机动车道。自行车停放也存在车位不多、停车不便、舒适度差等问题。

  尽管超半数受访者肯定了广州市区自行车的出行环境,觉得出行环境合格及以上的占64%,但觉得出行环境很优秀的仅6%。市民普遍认为自行车道和自行车保管站两个方面都亟需改善,过江桥梁配套自行车道,公共自行车系统,自行车与BRT、地铁的接驳也应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自行车道的设置。自行车出行难,车友圈子每年总有一些自行车爱好者在不同城市的骑行中,与机动车冲突而遇难。

  去年,拜客广州引进了一项在国外名为“沉默骑行”的自行车文化活动,在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三,骑行纪念在马路上受伤及遇难的骑行者,以此唤醒公众对骑行的关注,发起对自行车出行的一系列反思。在广州市区沉默骑行,公交车入站,的士停车上落客,小汽车停在非机动车道,右转车辆与直行等,都是骑行队伍必然遇到的问题。广州的沉默骑行,拜客志愿者举着“友善超车,请给自行车1.5米”,倡导机动车靠站时,应与行人和自行车,保持1.5米的“友好距离”。

  行动

  出国“取经”为骑行找出路

  拜客广州主创人陈嘉俊是公益圈子里赫赫有名的“拜客一世”,他和团队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希望广州也成为“自行车友好城市”。他们时常和市建设局绿道规划部门和交警部门等打交道,还曾与两任市长见面,一起在绿道骑自行车,畅谈推广绿色出行。

  广州去年开始重建交通慢系统,“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是未来的趋势,也是“自行车友好城市”的标志。但在进行沉默骑行活动时,陈嘉俊困惑:骑行要面对这么多的安全隐患,作为公益机构该怎么倡导?他认为,反观目前国情,应该寻找他山之石,为广州骑车难找出路。“如果将眼光放置欧美,他们会怎么做?”陈嘉俊不断问自己。

  今年6月,拜客广州收到来自欧洲自行车联盟的请柬,邀请该机构作为中国大陆唯一民间组织代表,出席在法国南特举行的世界自行车大会。陈嘉俊为之欣喜,这是与全球各界绿色出行机构畅谈的机会,会上,他可以汲取促进自行车文化发展的知识和经验,探讨如何让一座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更人性化,他将此行成为“取西经”。

  在去法国南特市前,陈嘉俊特地途经了世界著名自行车友好城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荷兰曾在1971年因交通意外失去超过3000个生命,为此大刀阔斧推行自行车友好政策,其后近40年内自行车使用率跃升到75%,全国1600万人口,拥有1900万辆自行车,35000公里自行车网络和25000个自行车停车场,自行车道长度是广州所有道路总长的8倍!

  “当你在法国南特看见一个老爷爷,在自行车道上高速奔驰,可想而知,这个城市的骑车环境多么顺畅舒适,多么无障碍……”

  陈嘉俊说:“探讨自行车,并不仅仅关注自行车出行,更深层次是关乎城市、关乎人们生活、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广州已经步入发达城市行列,城市精神和市民对城市生活的诉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已经习惯的生活环境,从中找到让生活更美好的途径。”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