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李银河:城市化是中国方向 乡愁是浪漫主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11  

  在中国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过程中,乡村越来越成为“回不去的故乡”。今天该如何写作乡村?梁鸿的梁庄系列成为非虚构典范,刘亮程留住静谧和自省,今年春节一篇博士生写的返乡笔记不期然遭热议,而上海作家陈仓的“进城系列”小说也即将出全版,后者用长达八部曲的篇幅描摹了田园牧歌的分崩离析,颇有中国式《百年孤独》的意味。记者特邀请李银河教授谈她眼中的乡村裂变和乡土写作,不仅作为社会学家,也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

  记者:您怎么看当今以乡土为出发点的写作,这几年很热,从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到最近陈仓的系列小说。

  李银河:陈仓写得很棒,我非常佩服他的写作冲动,他有强劲的表达欲望,你能感觉得到书中的农村人面对大都市受到的种种强烈刺激。

  他们的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乡村的衰落,整个乡村都已经凋敝了,房子旧了,塌了,年轻人没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在这中间能看出整个中国城市化的感觉,乡村要消失了的感觉。尤其是那些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的乡村衰落下去了,人们都搬到城里住了。

  从整个国家的进程来看,这应当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费孝通专门写过《小城镇大问题》,他主张城市化,这是一种社会学观点,认为农村问题真正要改善、农民生活要好起来、真正改变命运,就是要靠城市化。不一定都说跑到大城市,可以到小城镇去,从农民变成城市人,这个就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国家之前在提“三个1亿人”,让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中国以后就不是一个乡土中国了,大家都过城市的生活了。

  我觉得陈仓跟刘亮程有点像,如果没有这样的现实生活经历,是完全写不出来的。里面的城市社会和农村有着极其强烈的反差,比如老人对电梯的感觉,完全不理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下子能升怎么高,担心出来之后到哪了,跟之前农村的时空经验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那您自己赞成大规模的城市化吗?

  李银河:当然了,城市化绝对是中国的方向。要改变中国,就是要把农民从70%变少,美国的农民不是只有5%吗。中国不会那么少,但是城市人口从30%变成70%,农村人口从70%变成30%,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的事,而且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方向。

  这似乎跟陈仓的倾向有所不同,他似乎对城市化有某种谴责,觉得乡村空气好、生活更自然。

  其实现在也有一些比较先锋的尝试,白领、青年到山区建立公社,自耕自种。在城市拥堵、污染、不适宜人居住时,去做这样的尝试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也写过这样的小说,比如一帮人跑到一个海岛上自耕自食,过一种比较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摆脱了城市病和污染,摆脱以挣钱买房为目标的生活方式,返朴归真,回到乡土的生活里去。

  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做律师做了好长时间,听说他最近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他属于“多边恋”,就是不是一对一的恋爱,而是更开放性的关系,一男两女,或者一女两男,两男两女。他去小岛上就是要过这种生活,做这种实验,在生活方式上返朴归真。

  以上对于现在的中国是两个思路。一方面,国家的方向还是城市化,从费孝通开始一直就在研究小城镇,不是说要涌到大城市,就是在小城镇里过上一种城市人的生活,这条路是对的;另一方面,在有了这么多城市病的情况下,会出现比如北京的很多人去郊区租一块地种菜、去乡村生活,也会成为潮流。

  看起来是,农民进城,城里人跑农村了,但城里人跑农村可跟原来的乡村生活完全不一样,像梭罗似的,是接近大自然的思路。两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