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正文

新型城镇化:多想想20年后让人焦虑的那些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5  

  本月,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话题再度升温。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10月11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举办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尽管话题各有侧重,但均集中于总结工作经验、寻找城镇化发展客观规律。正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总规划师沈迟在论坛发言结束时所言:“所有的政策或方针要建立在城镇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之上,建立在不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或者背离经济发展趋势太大的决策,往往满腔理想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与城市相比,农村,包括小城镇中的房产泡沫更令人担忧。”在某些地方官员眼中,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涌彬的这种想法太过“杞人忧天”。而在王涌彬看来,一些地方基于目前城镇化发展水平而未及长远考虑,大规模集中建设农村住宅显然是对规律认识不足而留给未来的“大麻烦”。

  两个农业大县,两种城镇化发展思路,看专家如何点评

  模式A——盘锦大洼县:以稻田蟹和红海滩闻名,把生态视为最大比较优势,并期待实现绿色崛起。会议发言中,让大洼县副县长王彦龙如数家珍的是与宜居乡村建设密切相关的治理工程,包括以院落环境整治为内容的美化工程,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内容的净化工程,以农村污水净化为内容的碧水工程,以厕所、畜禽场所整治为内容的粪便科学利用工程等。

  模式B——德州齐河县:有着厚重底蕴和灿烂文化的千年古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准备抢抓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黄金期,用好山东省“一圈一带”和德州市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机遇,用8-10年实现全域城镇化。“我们规划了100个5000人左右的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会后,有地方参会代表告诉记者,听了齐河县县长石连革的发言,很受鼓舞。

  同样是农业大县,一个是让农民在自家宅基地上按照一定规划要求翻建房屋,政府多在环境治理上下功夫,共同做大乡村旅游。白墙黛瓦、土炕灶台、门前一条弯弯的河……,焕然一新的大洼农村住宅还是东北那个味儿。在那里,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另一个是农民离开故土搬进整齐划一的大社区,房间里通水、通电、通暖、通气、通宽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社区里有幼儿园、小学、敬老院、卫生室、警务室、超市、中心广场、社区服务中心,农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

  究竟哪个才是专家的心头好?一位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的专家跟记者算起了“细账”:齐河县总人口有60多万,县城人口26万。照此推算,100个大社区中,平均只有3000人居住,这还并未包括在县城购置房产的农村居民。显然,5000人标准建设的社区将会出现大量的空置房屋。“居住条件改善了,这是好事,但从房屋空置情况看,浪费太大。”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4%,发达地区达到60%以上,但农村人口流动还没有达到最终稳定的状态。”王涌彬告诉记者,照这样的趋势,农村人口将减少至少2亿,这也意味着未来将有2亿人的房屋出现空置。“这些人早晚都要进城,为什么现在花这么多钱建未来不会有人住的房子?农村住房问题,包括小城镇的房地产,泡沫很厉害,而我们现在都忽视了这个问题。”

  对此,王涌彬建议,我们在从事城镇化研究时,必须把两头都研究好,不能只研究城市。“新型城镇化不能只盯着进城农民市民化的问题,还要看到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将不断失去活力。我们怎么让它保持活力,还要把传统文化发扬起来,这是个难题。”

 
 
[ 园林城市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城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