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涵盖道路、园林、小区等多个领域。改造后的海绵小区长啥样?记者近日探访了全市首个改造完成的海绵小区——千佛山南路11号院。据介绍,该处试点工程由建筑、道路、园林绿地与停车场等区域构成,雨水调蓄容积可达1584立方米。千佛山南路11号院改造工程的建设对于济南市建筑小区系统建设具有的重要的示范作用,是展示海绵城市措施的窗口,也是济南市不同系统连片效应的典范。
千佛山南路11号院改造工程是济南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作为济南市最早建设的海绵小区,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4.6万平方米,其中园林绿地面积为1.62万平方米。该院位于历阳河流域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设计降雨量41.3毫米,目标调蓄容积1164立方米。
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的建设模式,并出于因地制宜、最大化、系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考虑,千佛山南路11号院项目实施源头减排,控制径流雨水外排量。院内建设有下沉式绿地(绿化带)、植草沟、透水铺装、渗井等17种海绵设施。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微地形塑造,绿地变得层层叠叠,既提升了景观效果,又能更好地滞留雨水,实现更多雨水下渗。
在千佛山南路11号院内,仅透水铺装就能看到三种不同的方案,例如透水人行道、生态停车场以及采用构造混凝土铺装而成的健身区域。透水人行道结构强度较差,仅适用于人行道铺装;生态停车场铺有特制的透水沥青,地下建有蓄水池可收集渗下去的雨水,通过水泵抽取上来净化后用于绿地浇水、道路洒水等。
据测算,该项目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5%以上的雨水不外排,并分担千佛山南路400立方米的雨水控制量,实际调蓄容积达1584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