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于2016年3月19日—3月2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新五年规划时期的中国”。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提速新型城镇化”分组会现场。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于3月19日-21日在北京举行。在主题为“提速新型城镇化”的分组会上,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宜居城市中心主席刘太格、山东省青岛市市长张新起、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保罗·罗默对于我国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议。
我国城镇化发展到现在,由于城市规划失误引发社会各界的诟病不绝于耳成。盲目拔高城市定位、扩大城市人口、旧城改建、环境再造等等举动,使得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城乡规划体制的分割,在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也造成引人注目的“城市郊区病”。
对于未来如何合理进行城市规划保障城市发展需求,刘太格认为,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工作中要了解城市面临的根本问题,做远期城市规划。“如果没有做远期城市规划,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就会面临机场建设在市区中等尴尬问题。虽然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情况瞬息万变,但是其根本需求是不会变的,要针对人进行规划。”
张新起也同意上述观点。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多数城市是围绕如何提高经济生产的效率进行建设,并没有考虑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这也导致很多城市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城市规划要转型,还是应该回归到人的身上,以人为本。
保罗·罗默举例:“在1811年的时候,有人建议在纽约曼哈顿修建一个第五大道,这个规划花了几十年才真正落地,虽然当时美国经济发展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但现在第五大道成了纽约人民社交活动的场所,这就是长期规划带给城市发展的好处。”
他还建议,除了制定更加详细和复杂的方案,考虑城市未来几十年以上的发展状况之外,还可以应用粗线条的规划应对较大量的流动人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