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城市”这个词汇着实火了一段时间之后,PPP模式作为“后起之秀”也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简言之,所谓PPP模式,即政府和民营企业合作采取的一种资本合作模式,能为城镇化提供新型融资渠道。随着简政放权等政府新动作越来越频繁,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也迎来发展春天,为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城市领域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大的拓展空间。那么,当智慧城市邂逅PPP,究竟是一场“擦肩而过的回眸”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机缘?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应用好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PPP模式上遇到哪些问题?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访。
智慧城市需要PPP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有95%副省级以上城市、76%地级以上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同时,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纷纷推出智慧城市相关试点项目,截至去年5月,智慧城市试点已达到453个。
但据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一直以来,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采用的是传统基建的融资模式,主要是财政拨款、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而这种单一的融资结构却造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缓慢,据悉,由于地方财政出现问题,很多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出现缓工甚至停滞的现象。
“与其他建设项目不同,智慧城市建设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跨多个利益相关方;二是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三是价值具有隐性。智慧城市的收益集中体现在正向外部性和规模经济层面,这两点都是宏观的、难量化的,给政府资金回收带来困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专家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对于政府而言,由于智慧城市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一次性投入也会导致地方债务压力剧增。
由此,受访专家认为,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更多的资金需要由企业和融资机构去筹措,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所以必须找到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该专家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PPP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需求。PPP模式被看好的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主体(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可使政府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减少。
与此同时,PPP模式作为我国政府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已是大势所趋。资料显示,目前中央和地方大部分省份已出台了一系列PPP相关政策以及指导性意见,积极推动PPP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来解决其资金问题。财政部已经公布首批3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示范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1800亿元。同时,已有8省份也相继公开其PPP项目,总计PPP试点项目556个,规模达到9634亿元。
“比如,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间资本,就给他们20年特许经营权作为补偿。”受访专家用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解释了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可以借民间资本进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再给其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