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成功举办的有利契机,天津市武清区正积极争创天津首个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区)。日前,记者获悉,武清区冬植工作已全面展开,土地流转等顺利推进,预计今冬明春将植树584万株,造林10.03万亩。按照《武清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该区“十三五”期间将投资近30亿元,造林46.5万亩,造林面积居天津各区县首位。
据了解,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区)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优良的重要标志。评选标准包括规划设计、义务植树、城乡绿化、科学造林、森林质量、产业发展、保护管理、生态文化等九大方面。
近年来,武清区大力提升整体绿化水平,扎实推进国土绿化建设,并形成了一个以乔木树种为主体,以农田防护林和绿道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立体种植结构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大绿生态格局。“十二五”期间,武清有效整合各类造林绿化资金,累计投入10亿元,造林绿化27万亩。截至2014年底,该区林地总面积82.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524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4.6亿元,森林覆盖率达35%。
今年年内,武清区重点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绿色河道工程、成片林地绿化工程、园区绿化工程、示范镇绿化工程、村庄绿化工程等多项国家、市级造林绿化工程,造林10万亩,占全市造林总量的20%。
今冬明春,武清区还将再造林10.03万亩,植树584万株。“十三五”期间,该区还计划投资近30亿元,按照“一环、三沿、储备林基地建设”的布局,环武清新城控制线建设林带,沿高速公路和铁路、沿一二级河道、沿干线公路建设林带,并在武清与京冀边界建设以防风阻沙林带、片林、经济林为主的储备林基地。预计五年时间里,规划造林面积达46.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45%,将武清打造成“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生态宜居城市和绿色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