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陶瓷砖,不仅排涝能力超强,还能抗酸碱。新型生态停车场,树草结合防止水淹……
8日,厦门举行海绵城市建设交流研讨会,国内海绵城市专家为厦门海绵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各种新型防涝利器也纷纷亮相。
记者从中获悉,厦门海面城市建设已开始全面铺开,并开始逐步采用新的排涝技术设施,同时,厦门成立了专家智囊团,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吸水利器
新型生态陶瓷砖狂吸水还抗酸碱
在加州花园、夏商国际商城,一种由新型生态陶瓷砖打造而成的路面已经悄然服役。“名字是陶瓷砖,强度却比石头还耐劳。”研讨会现场,专业人士一边解释一边将水倒入瓷砖内。“国家标准的海绵透水材质,一平方米每小时渗水0.36吨,而生态瓷砖可以渗水1.16吨,透水能力是一般透水砖的数倍。”据现场专家介绍,生态陶瓷砖由废弃陶瓷经过高温高压锻造而成,抗风化和酸碱能力爆表,抗压性也极强。“生态陶瓷砖没有静电吸附,防滑效果好,可避免大量灰尘附着。”据专家介绍,瓷砖下方每平方米可储存60公斤水,雨天过后这些水分蒸发,可以改善周边微环境,降低热岛效应。
不过,生态陶瓷砖性能优越,成本也比透水砖贵,目前仅在厦门少部分地区使用。根据海绵专家考核,其今后比较适用于内涝比较严重的区域。
防水利器
混合型绿色护坡可“养鱼养虾”
生态陶瓷砖透水,另一种防涝神器——混合型绿色护坡,则可以护水,防止雨天滑坡。
据悉,绿色护坡通过一层土壤混合物,直接固定于城市道路护坡、建筑物墙面和屋顶,然后再向里面种植绿草、灌木等植物,在雨天时蓄水护水。同时,绿色护坡底部还安装了防冲刷生态植物材料,在一些水体沿岸地带,可以为小鱼小虾提供生活空间。
昨天的研讨会中,这种新型护坡备受专家青睐,记者了解到,目前,厦大翔安校区部分教学楼、云顶北路墙体、双十中学BRT站附近护坡,以及厦门观天下博物馆墙体等,已开始逐步采用绿色护坡。
储水利器
生态停车场和吸水玻璃强力蓄水
透水、护水,厦门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还在逐步使用新材料储水。
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在海沧马銮湾片区,一种新型的河马井已经开始安装,这种长方体储水模块,可存储几十立方米至1000立方米的水量,通过地下管网,可将地表雨水收集于地下蓄水池,在晴天时,先通过地下过滤井去除杂质,然后再通过泵站抽水,用于浇灌、绿化和道路清洗。
除了河马井,生态停车场和玻璃轻石等新型设计也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亮相。根据专家演示,生态停车场通过在停车坪缝隙内种植草沟填充搭配大树,形成天然蓄水绿池,地下则安装小型储水器,这样一来,生态停车场不仅可以自身渗水储水,还可通过弯曲设置将周边硬地路面水流引入,而树池下方积蓄的雨水则全部流至河马井。另一种材料玻璃轻石,则将平日的回收玻璃研碎炼制,用于屋顶、湿地等区域,帮助土壤层吸水透气,并净化微生物细菌改善环境,这些新材料计划在厦门逐步应用。
相关新闻
顶级专家组建厦门海绵城市“智囊团”
记者从厦门海绵城市研讨会获悉,为推进厦门海绵城市建设,厦门于近期成立厦门市海绵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聘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住建部等国内9名专家,组成专家智囊团。
今后,技术研究中心将依托专家团,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技术把控,以及后期绩效评估监督。据悉,厦门计划到2017年在全市实施249个海绵建设项目,总投资达62亿元,今年马銮湾和翔安新城两个试点区,计划完成5.6平方公里海绵建设。目前,厦门正在对岛内老旧小区海绵改造进行可行性等前期研究,并研究在杏林湾、同安湾和九溪河口三个区域,实现水质净化,新建平原水库提供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