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海绵能吸水、持水、释水;能压缩、回弹、恢复一样,海绵城市的内涵就是让城市建设更“顺应自然”,与雨洪和谐共存。在城市里,实现建筑屋面、绿地、硬化地面、雨水管渠、城市河道“五位一体”的水源涵养型城市下垫面,落到这座城市里的雨水,将更能被积存、净化、回用、入渗补给地下。
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通过铺设透水性生态砖、设置洼地等措施,在北京奥运会时就保证场地雨水利用率达到了85%
顺义国际鲜花港利用雨水和再生水打造的幻花湖(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供图)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了解到,未来,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将拥有一位脑子好、效率高、为决策提供科学分析的智慧“咨询师”——“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透露,该课题于去年正式启动,目前正在研究中,未来将在京城的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生物滞留槽”
让雨水在地下休息一会儿
从前,我们的传统排水防涝思路是“快排”,一场雨下来,除了下渗和蒸发,超过70%的降水都被快快排放掉。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则给了我们六字方针——“渗、滞、蓄、净、用、排”。除了蒸发,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手段来增加下渗减排,用蓄水池、雨水罐、湿塘、雨水湿地等措施来增加集蓄利用。由此,最后的年降水排放量将缩减为小于30%,老天爷赐予的雨水资源被吸收进了城市的“大海绵”里,留待后用。
走进位于昌平北七家的北京未来科技城,道路两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绿化带,其实“暗藏玄机”。张书函告诉记者,植被下面藏着一个叫“生物滞留槽”的新技术设施。“绿地里埋了蓄水模块,相当于制造了一个存水空间。”张书函说。
雨水不再通过雨箅子直接排走,而是通过下沉式绿地渗透下来,存到了储存空间里,在这儿“休整”一段时间,经过短暂储存净化后,再通过排水管排放到市政雨水管道。张书函表示,这种生物滞留槽技术目前正在全市大力推广。
按照未来科技城雨水利用的控制目标,每年85%的降水要留在科技城里不流失,也就是说,流出去的雨水不超过15%。被留下的85%雨水用于入渗、储存、使用。为此,未来科技城每个地块都有严格的雨水利用控制指标,比如,绿地下凹率须达50%至60%,透水铺砖率须达70%。
“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
算出哪些部位改造最有效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里,公园、绿地、街道,居住小区,那些不透水并向外排雨水的地面,都有变身“海绵”的潜力。怎样让它们以及现在新建设的大型科技城和科技园区,都变成消纳一部分雨水的海绵型建筑、道路、绿地,以削减降雨径流?它们的哪些部位最容易改造,改造起来最帮北京城“吸水”?
张书函告诉记者,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各为“城市地表径流减控与面源污染削减技术研究”的课题研究,有了这项课题研究成果,北京的海绵城市建设就多了一位拥有智慧头脑的“咨询师”——“海绵地表智能分析模型”。
未来,北京的一座老旧小区打算改造成海绵型小区,通过这位“咨询师”的“头脑”,先用数字化和GIS技术建立该小区DEM精细模型,再用水文和水力学模型将该小区计划建设的下沉式绿地、蓄水池或透水地面等“模拟”一遍,计算出“渗、滞、蓄、净、用、排”的效果,得出值不值得改造和如何改造更好的结论,再做最终决策。万一“咨询师”的意见是“局部效益不大”,那么小区的项目改造就可能少做一点,通过系统优化以最小投资获得最大整体收益。